在东坡这座城市,有一处与众不同的绿色空间——苏洵公园。这里不仅是一座城市公园,更是一本立体的传记,一篇流淌的诗歌,一场穿越千年的君子之约。
苏洵公园的建设,源于眉山这座千年文脉之城对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传承与活化利用的深远考量。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的故乡,眉山始终致力于将三苏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精神内核与独特标识。为更好地纪念这位大器晚成、勤学不辍的文学巨匠,弘扬其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满足市民对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2014年,一个以苏洵为主题的城市综合公园应运而生。
苏洵公园东临通惠河,南邻岷江大道西沿线,西接成绵乐城际列车线,北面与眉州大道接壤,总用地144.3亩,以人物纪念展示为主,是兼具生态文化、市民健身、休闲运动为一体的多功能城市综合公园。
公园根据苏洵的少年、青年、中年、晚年四个阶段,将公园分为四个功能区。同时,四个分区分别选取了传统文化中象征君子品质高洁的梅、兰、竹、菊作为主题植物,景观小品错落有致,廊桥小榭古风韵长。
△侯建明/摄
苏洵公园的诞生,既是对历史先贤的崇高致敬,也是惠及市民的民生工程。公园将厚重的文化记忆,转化为可感、可触、可游的景观,让苏洵的文学世界与人格光辉,从书卷中走入百姓日常。在这里,城市文化底蕴、先贤精神与自然之趣水乳交融,无声地滋养着每位游人,让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延续。
△蓝城/摄
清晨,太极拳爱好者们在晨光下舒展身姿;午后,读书人在竹荫下品味书香;傍晚,一家人在园中漫步嬉戏。这里,成为了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
△晶鑫/摄
今年4月,公园进行了升级改造,全新的竹钢栈道、透水健康步道和明亮的照明设施,让这座“老公园”焕发出新的活力。287平方米木栈道和176米栏杆全部更换为竹钢材质。新增75盏7字形庭院照明灯具,更换65套庭院灯灯泡和灯罩。此外,公园还对标识标牌进行了系统整治,重新设置规范了指示牌和景点简介,使游客体验得到全面提升。
△蓝城/摄
随着改造完成,不少市民表示,改造后的公园既保留了原有的文化韵味,又提升了使用舒适度,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白桦/摄
苏洵公园,这座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城市空间,正以其独特魅力,成为眉山文化新名片和市民幸福生活新载体。在这里,千年文脉与当代生活交相辉映,共同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东坡故事,真正实现了"一园藏古今,半卷写春秋"的美好愿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