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靖县刘家峡恐龙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9月15日,奔流新闻记者随“一部手机游甘肃”采访团走进该馆,了解史前恐龙历史。
永靖县素有“中国恐龙之乡”的美誉,恐龙化石资源丰富。20世纪90年代末,总量2000余枚的刘家峡恐龙足迹化石群在此被发现,这些化石分异度高、保存清晰,且多层位出现,成为全球古生物研究的重要宝藏。
刘家峡恐龙馆布展面积为6629平方米,共分三层,一层为足迹展区和中央恐龙骨架展区;二层由地球故事展区、生命长河展区、5D影院组成;三层为餐饮和休息娱乐区。展馆以甘肃的化石实物和模型标本为重点,以省外代表性标本、模型、展板为辅助,共同构成相对完整的最新地质和恐龙知识体系。
走进馆内,最引人注目的是刘家峡黄河巨龙和炳灵大夏巨龙的化石。刘家峡黄河巨龙体型肥硕,体长约18米,高4.2米,体重达35吨,被称为世界最胖的蜥脚类恐龙。炳灵大夏巨龙更为巨大,脖颈修长,体长可达30米,是亚洲最大的蜥脚类植食性恐龙之一。除此之外,馆内还有牙齿硕大的巨齿兰州龙化石,其单颗牙齿发育完成后宽7.5厘米、长14厘米,独特的终身换牙习性,为恐龙研究提供了别样视角。
除了展示炳灵大夏巨龙、展馆内还有刘家峡黄河巨龙、巨齿兰州龙等恐龙的足迹及骨骼,并以蜥脚类、兽角类、鸟脚类、翼龙类等恐龙足迹和化石为重点,复原了部分恐龙的生活场景,让广大游客了解神秘的恐龙时代。
在恐龙馆外,长60米的黄河巨龙模型与恐龙足迹1号点保护馆遥遥相望。1号点揭露面积约1400平方米,保存着4类23组共300多枚足迹,生动记录了恐龙在寻找水源时滑落的脚步。这些足迹犹如时光的印记,留下恐龙们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轨迹。
为深度挖掘恐龙化石的文旅资源,近年来,刘家峡恐龙馆不断探索创新,结合当地特色,推出“科学+艺术”专题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逐渐成为科普教育、文化旅游的热门打卡地,不仅让大众领略到恐龙时代的神奇,更在传承与创新中,为古生物文化的传播续写新篇章,吸引更多人前来探寻史前世界的神秘面纱。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沙金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