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上午,宁夏银川市在人民网1号演播厅举办“走进塞上湖城 品味大美银川”城市品牌推介会,系统展示银川这座西北名城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发展、民族团结等领域的突出成就,全面呈现银川的“古今交响”与“塞上风华”,向全球发出“看美景、品美食、尝美酒,给心灵放个假”的诚挚邀约。
推介会现场。李靖摄
来银川,与史前文明和世界遗产来一场时空对话
“在别人眼中,我日复一日与‘土疙瘩’为伴,但在我心中,每一天都是与千年历史的深度对话。”西夏陵博物馆馆长师培轶在现场展示了2025年7月刚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西夏陵遗址图片。
2025年7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西夏陵成为中国第60处世界文化遗产。
“这一瞬间激动热泪盈眶,让我久久难忘。”师培轶说,西夏陵申遗成功是文物工作者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也彰显了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和坚定承诺,中国的文物一定能火起来。
作为中国史前考古发祥地,银川拥有水洞沟遗址(4万年)、贺兰山岩画(5千年)、西夏陵(千年)等重量级文化遗产,其中贺兰山岩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史前人类艺术长廊”。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在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发现的“高石英白瓷”,填补了西夏制瓷史空白。师培轶现场讲述了考古队员在39平方公里陵区进行调查的故事:“我们住过简陋的工棚,喝过带着沙土味的水,但每当有新发现时,所有的艰辛都化作了无比的喜悦。”
目前,银川已通过VR技术实现文物数字化展示,开发的“岩画临摹”“西夏文字破译”等研学课程年均吸引10万青少年参与。
银川,一座生态优良的国际湿地之城
“今天我想带大家走进这座‘一山藏文明、一河润风华、一城融古今’的塞上湖城,看它如何用千年底蕴和风土人情,编织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独特魅力。”银川文旅推荐官徐晔以巴黎摄影师蹲守三小时拍摄太阳神岩画的故事开场,展现银川独特的自然魅力。
作为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银川拥有80万亩水面、200个湖泊,人均湿地面积居全国首位,绿地率超40%。黄河流经银川84公里形成的河套平原,自古就有“七十二连湖”之称。
推介会现场。李靖摄
一座幸福之城,一定是一座生态文明之城。
银川市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山、河、湖、湿地、平原等地形地貌兼备的城市。银川市是我国湖泊第二多的城市,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近年来,银川市相继实施了大规模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近40亿元,推广湖泊湿地生物浮岛种植技术,实现了水系湿地连通联调联净。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银川,黄河、农耕、游牧、移民、丝路、边塞、灌溉等文化交汇相融,是作家们的写作宝库。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基地落户银川,为作家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创作平台。
来宁夏,喝一杯银川酒
“请大家品鉴这款与拉菲齐名的‘世界酒王之王’。”葡萄酒产业推介官谢佳慧现场引导嘉宾通过“观色”“闻香”“品味”三道程序进行专业品鉴。
今年6月,被誉为酒界“奥斯卡”的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在宁夏银川举办。400位国际评委齐聚银川,对7165款参赛酒进行了盲评。在这场世界级的较量中,中国葡萄酒创下了历史最好成绩,共获得234枚奖牌,宁夏产区共有121款葡萄酒脱颖而出,占据中国获奖酒的半壁江山,银川葡萄酒斩获“中国最佳”桂冠。
为什么说“来银川一定要喝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呢?谢佳惠表示:“因为它是‘不可复制的风土馈赠’——只有贺兰山挡住风沙,只有黄河水滋养土地,才能酿出这样的酒。而且现在我们的酒庄不仅能品酒,还能体验葡萄采摘、参与酿酒过程,住葡萄酒主题民宿,让‘喝一杯银川酒’变成一场难忘的旅行。”
目前,贺兰山东麓已建成27.3万亩葡萄园、81家酒庄,年产葡萄酒7500万瓶,综合产值达360亿元,远销40多个国家。
与此同时,银川工业经济表现亮眼,硅片产能全国第一,工业蓝宝石产能全球第一,“算力之都”建设吸引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落地,经济首位度达53.4%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
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
“汉族大哥摆上红烧鲈鱼,回族阿姨端来手抓羊肉,满族大姐的辣子鸡百里飘香……几十米的长桌摆满了美食,各民族特色节目轮番上演,那场景比过年还热闹!”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党委书记赵耐香讲述了连续举办12年的“千家宴”故事。
这个汉、回、满、藏等多民族共居的社区,通过微型“邻里中心”“老年大学”“青年夜校”等载体,构建起“远亲不如近邻”的和谐氛围。
在银川,这样的社区还有很多,共享社区的“宁夏妈妈”王菊茹与多民族高校学生结亲互助,让异地学子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近百对不同民族青年喜结良缘,颐和城府社区的红娘团功不可没;闽宁“巧媳妇”徐美佳创办电商帮扶车间,带领当地各族妇女创业致富;还有勇担社会责任,打响“民族制造”金字招牌的企业家阮世忠;热心服务乘客,播撒“同心共筑”种子的公交车司机杨彦锋……
这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的故事,都是银川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的生动实践。
银川市持续深化“红色家园、和美家园”等“六个家园”建设,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1个,实现市县两级全国示范全覆盖。
银川,是一座幸福文明之城
“我是一名宁夏本土作家,长期生活在银川,亲身经历并感受着这座城市的蝶变。”宁夏作家季栋梁分享了他的感受,行走在银川大街小巷,幸福之城、文明之城的魅力在无微不至的细节里璀璨绽放。
2025年,银川第四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同时蝉联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这座城市通过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让供港菜心、长枣等农产品走向全国;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成为西北唯一“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在民生领域,银川构建起“15分钟生活圈”,建设“家门口”的养老托育、就业服务设施。怀远观光夜市的宫廷牛肉饼、辣糊糊等特色小吃,漫葡小镇的沉浸式演艺,让市民与游客共享城市发展红利。
季栋梁说:“‘塞上湖城 大美银川’,我是亲历者,是见证者,也是书写者。以幸福之名,邀您一起感受这座幸福之城。”
来银川,给心灵放个假
一山一河爱一城。
贺兰山,这座山南北绵延220余公里,跨银川市域近70公里,这里文化内涵丰富、自然资源富集,是宁夏人口中的“父亲山”。
对于银川而言,这位“父亲”威严却不失慈爱、深沉而又博大,把最好的物产馈赠给银川人,那便是世间最醇美的葡萄酒。如今,贺兰山东麓已成为享誉世界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和宁夏西线旅游黄金地带。
黄河,在银川境内蜿蜒近84公里,在母亲河的滋养下,这片土地辽阔壮美、物阜民丰,两岸旅游资源聚集连片。
黄河的馈赠,远不止于风景。她滋养出鲜嫩肥美的黄河鲤鱼,软糯香甜的银川大米,娇红透亮的长枣枸杞,每一口,都是阳光与土地的味道。
推介会上,银川发布了五条精品旅游线路,涵盖“贺兰山岩画—西夏陵—镇北堡影城”的历史文化线,“葡萄庄园—红酒街—宿集”的葡萄酒体验线,以及黄河湿地生态线等。
徐晔介绍,在中国八大类、110个基本类型旅游资源中,银川囊括了其中106个,因此也被称为“中国旅游微缩盆景”
从镇北堡影城的《大话西游》取景地,到水洞沟的藏兵洞军事防御体系;从览山公园的落日景观,到闽宁镇的移民文化,这座城市正以“一山藏文明、一河润风华、一城融古今”的独特气质,吸引着全球游客。
银川诚邀八方宾客,来这里看美景、品美食、尝美酒,给心灵放个假。
人民网记者 穆国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