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枚铜钱,准确地说是绍兴沈园的铜钱,是随门票一起赠送给游客的。
铜钱外圆中方,一面是宋体“当十”,一面是篆体“沈园通宝”,周边一圈镌着“沈氏园”三字。说是铜钱,其实肯定非真铜,估计是铁皮外边镀层铜而已。不过做工较精细,摸在手里很光滑,掂在手中也有些感觉。
五枚铜钱,一律用红塑料带串在一起,捏着线头抖动,便发出脆脆的声音。
导游告诉大家,这铜钱可以到旁边的店里买东西,一枚铜钱作价一元,五枚铜钱便顶五元人民币使用。
大家先是惊讶,后是有些兴奋。有性急的同伴立马去了那商店,片刻便拿着一小袋食品回来,边吃边告诉大家:那店里的东西有些贵,如果不想添钱的话,那就只能换到这袋东西。说着他向大家抖了抖手中的食品,好像是膨化类的食品。我想这也在意料之中,商家能做赔本的买卖么?五枚铜钱也就是一个钓饵,试图“串条钓白条”而已。
随导游进园,一路行走,边观景赏灯,边听导游讲着陆游和唐琬凄美的爱情故事。我忽然想到这两人的爱情无疑是纯洁无瑕,不沾半点铜臭味的。想到铜臭味,我的心突地颤了一下,下意识松开了握着铜钱的手。
在园内转了一圈出来,同伴们纷纷去往商店,用铜钱兑换食品,我们几个却站着不动。有个同伴问:你们怎么不去换东西?我摇摇头。同伴有些愕然,片刻又说:明白了,看来我们是重物质,你们是重精神。
我笑笑,精神和物质在现在这个年代孰重孰轻是真的说不清楚了。清高成了迂腐的代名词,老实成了无用的潜台词,诚信成了吃亏的近义词,正统成了傻瓜的贬义词……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时代的悲哀?不过在我想来,在精神与物质两者之间,细细掂量下,还是偏向于精神——没有精神,能创造出物质吗?没有了精神,难道还会有灵魂吗?不就成了一具行尸走肉的躯体而已!
当然,我留下这铜钱也不会硬往精神上去靠,只是想留着带回去做个纪念,纪念这次沈园之行。
五枚铜钱带回家,摆在桌上,摞在一起是个圆,散开是五个圆,拼在一起就是朵花——一朵心之花。看着这铜钱,便仿佛回到了八百年前的宋朝,回到了沈园,又一次亲历了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不由得又想起了“错错错”,“瞒瞒瞒”,心里顿觉感慨万千。
也许有一天,五枚铜钱,便留住了一段历史,便记录了一段历史——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