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能想到吗?一个景区讲解员转身开起了网红民宿,把自家普通的院落改造成了载歌载舞的天天爆满的接待小院。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记者来到了喀什古城“古丽的家”,这是喀什地区第一家网红民宿。小院里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着盛装的工作人员正在表演独具维吾尔族民族特色的歌舞。
图为古丽的家。本报记者 李文龙 朱立轩 摄
民宿工作人员努尔比娅一边热情地招待游客,一边向记者介绍,“古丽的家”是她的姐姐沙拉麦提·卡日于2017年创办的,是喀什古城首家对外营业的民宿。民宿一共三楼,蓝绿相间的装修风格以及刺绣挂毯的客厅,使得小院尽显民族韵味。一楼是歌舞表演区,二楼则是民宿客房。在民宿建设装修时,得到了喀什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
如今,“古丽的家”已经成为远近知名的“网红打卡”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们挤满了小院,而住宿的房间也是一房难求。努尔比娅说:“我们有20多个民宿房间,天天满房,游客多的时候每天要接待500到600人。”“古丽的家”走红后,带动了当地30多名民间艺人和妇女就业,而大学生假期也来勤工俭学。
夜晚,在美轮美奂的灯光下,喀什古城充满了浓郁的烟火气。街道上的万人抓饭、网红酸奶制作、新疆最大的坎土曼铁业公社,都吸引着游人驻足。古老的民族技艺、兼具民族风格和现代气息的店铺,仿佛都在诉说着,古丝路明珠的繁华再度灿烂绽放。
据了解,古城老城区经过了一轮大规模的危旧房改造,投资70多亿元,国家开发银行也发放了长期专项贷款进行支持,对断头路、上下水进行了彻底改造,实现天然气到街到户,使得古城面貌焕然一新。
“喀什农商银行,收款6元。”在巴格其巷“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的馕”摊点,一款竖着的喀什农商银行特约合作商户的付款码特别醒目。网红摊主托合提阿吉告诉记者:“有了付款码,客户支付更方便,再也不用花时间找零钱了,现在一天能卖1500个馕,营业额在3000元以上。”
图为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的馕摊点。本报记者 李文龙 朱立轩 摄
喀什古城充满活力的背后,是现代支付体系的高效运行。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的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新疆通过支付清算系统处理往来业务78926.3万笔、金额508.6万亿元,支持社会资金高效运转。银行账户服务质效不断提升,简易开户网点覆盖率达100%,支付手续费降费超6亿元,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58万余户。
不少古城商户创业开店,也得到了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据中国人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新疆创业担保贷款余额6.2亿元,惠及3329户。
来源 :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李文龙 朱立轩
通讯员:魏玲玲
编辑:刘能静
邮箱:fnweb@126.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