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乌鲁木齐9月17日消息(记者姜茸)“大美新疆,亚克西!”近日,59名银发族游客结束14天的南北疆之旅,乘Y931次旅游列车返回乌鲁木齐。
今年以来,新疆铁路部门积极响应银发经济发展部署,通过市场调研精准对接银发族需求,打造多层次银发旅游列车,实现“铁路+旅游”深度融合,让银发族畅游西域秘境、赏丝路风情。
“坐着火车游新疆”品牌将天山南北旅游资源串点成线,银发族可一次性游览喀纳斯湖、喀什古城等主要景点 (央广网发 杨志明 摄)
旅游体验“美”起来
古称西域的新疆,每年都吸引众多疆内外、国内外旅客揭开她的神秘面纱,新疆约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银发旅游列车的开行,有效缩短了银发族旅客与旅游景区的时空距离。
“退休后我和老伴想到新疆看看,但是老伴腿脚不便,这让我们充满顾虑。”旅游列车到达库尔勒站,潘秀兰与老伴翻看相机里一张张照片,分享着今天的旅游收获,“每到一个站,一下车就看到工作人员推来轮椅,我们非常感动。”
从过去因路途遥远的望而却步,到如今“铁路+旅游”的创新模式,车随人走,夜行日游,夕发朝至,旅游列车“慢旅行、深体验”的特色,有效满足银发族旅客高品质的旅游需求,让新疆美景、美食变得触手可及。
霞光从窗外钻进车厢,王世平所在的包厢内顿时热闹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憧憬着今天要游览的喀什古城景区,回忆以前到新疆旅游的点点滴滴,十年前来过新疆的王世平脱口而出,“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而今故地重游,当列车即将到达喀什站,王世平与朋友们不约而同都站了起来,大家齐齐看向窗外,“火车安全平稳,可以看到窗外的美景,特别适合我们银发旅客。”走出车厢,他们来到站前广场,在身后喀什站三个大字的见证下,齐声欢呼:“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
目前,新疆铁路网已贯通天山南北,覆盖80%以上县级行政区,“坐着火车游新疆”品牌将天山南北旅游资源串点成线,银发族可一次性游览喀纳斯湖、喀什古城等主要景点。
设施服务“好”起来
清炖羊肉、手抓饭、薄皮包子、种类多样的哈密瓜等水果……旅游列车的餐车上,餐桌上摆放着新疆特色餐食。刚结束一天的旅程,每4名银发族旅客围坐一桌,正大快朵颐,餐车工作人员上菜送汤,伴随着旅客举杯碰杯声,大家仿佛置身星级餐厅。“我们针对老年旅客的口味偏好、营养需求和健康状况,精心设计菜品,讲究软烂易消化,突出少油、少盐、少糖,让老年旅客吃得更安心更健康。”乌鲁木齐客运段旅游车队列车长闫婧说道。
列车穿越天山南北,以“慢旅行、深体验”模式缩短景区时空距离——车随人走、夜行日游、夕发朝至,配备轮椅、防滑设施、医疗急救箱等适老化改造,餐车提供软烂少盐的新疆特色餐食,行程宽松舒适。
新疆铁路部门持续叫响扮靓“天山雪莲”服务品牌,以“敏感、用心、用情”的服务理念,在旅途中突出“慢旅行”理念,在行程安排上较为宽松,加之旅游列车具有车随人走、人玩车停的优势,让银发族旅客可以尽情看风景、品美食、赏民俗。
“慢旅行”让银发族旅客可以尽情看风景、品美食、赏民俗 (央广网发 李文婧 摄)
各界反响“热”起来
旅客张玲在行程中非常感慨地说:“新疆太大了,但是在旅游列车上,白天游玩,晚上休息,一次旅行就能看遍新疆主要景点,性价比很高。”
“新疆地域辽阔,从北疆的喀纳斯湖到南疆的喀什古城,从广袤的草原到神秘的沙漠,铁路在连接各个旅游景点、打破地域限制等方面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自治区商务厅有关工作人员介绍。
丰富的旅游产品供给,让银发族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新东方快车”由金钻、银钻、蓝钻三款车厢组成,列车还编组有酒吧车及餐车;“天山号”旅游列车设有沙发、茶几、棋牌桌、按摩椅、KTV欢唱区等娱乐休闲设施设备;“南北疆环游”“缘满南疆”等旅游列车采取全卧铺配置,更好满足不同旅客、不同群体的旅行需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银发族对高品质旅游需求旺盛。新疆铁路部门结合季节特色设计多条线路,开行“新东方快车”“天山号”等多样化旅游列车,配备酒吧车、按摩椅、KTV等设施,满足不同需求。截至目前,今年已开行旅游专列64趟,吸引约1.1万名银发族旅客,不仅满足旅游需求,更带动旅游、餐饮、交通等多行业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