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新闻】
9月14日,2025奔跑彩云南·寻梦古滇定向季第四站在红河建水圆满收官。本站赛事创新采用“古今双赛道”模式,720名定向爱好者穿梭于临安古城的文脉深处与五龙湖公园的现代景致之间,在竞技中完成了一场穿越千年时空的文化体验。截至目前,该系列赛事已成功在昆明、澄江、师宗、建水四地举办,各站通过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布局,形成了以赛事为纽带、文化为内涵、旅游为载体的发展新格局,成为推动云南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四站联动,铺就全域文旅辐射网
自今年7月启动以来,该系列赛事构建了覆盖滇中、滇东南的文旅辐射格局,每一站都成为激活当地旅游的钥匙。昆明站以滇池绿道串联湿地花海,激活捞鱼河湿地公园暑期热度;澄江站衔接抚仙湖景观与帽天山古生物文化,带动周边博物馆成为亲子游热门打卡地;师宗站盘活古村落、田园果棚、山水风光等资产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建水站将赛道搬进主城区,让古城商家营业额显著增长。
从滇池水畔到抚仙湖岸,从乡村景观到古城街巷,四站赛事以“一站一特色”的差异化定位,将分散的文旅资源串联成线,形成“参赛即研学、奔跑即旅行”的独特效应。截至前四站,赛事累计吸引参赛选手4400余人次,赛事保障、媒体及工作人员470余人次,直接带动消费约600万元,实现了“体育+文旅”的深度融合与双向赋能。
流量赋能,打通消费转化新路径
赛季的成功,在于实现了从“流量”到“留量”的价值转化。空间上,赛事打破单一景点局限,将文化地标与自然景观串成体验链条,使游客平均停留时间较常规旅行延长近一倍;时间上,赛事催生“赛前探路、赛后体验”的消费模式,有效延伸参赛者的行程安排,带动周边景区客流增长;产业上,由赛事衍生出的文化体验、特色餐饮、文创消费等二次消费占比显著提升,全面增强文旅产业的附加值创造能力。
“这不仅是一场定向赛,更是一次沉浸式的文化之旅!”来自贵州的参赛选手袁浩博表示,“在建水站结束后,把没逛够的古巷、没尝遍的美食都体验了一遍。”这种从“观光客”到“深度体验者”的转变,显著延长了停留时间,提升了消费水平。
破圈融合,重构文旅发展新逻辑
“寻梦古滇”系列IP的价值,在于打破传统文旅的发展边界。突破了景区的地理边界,如建水首次将文庙、学政考棚等文物保护单位纳入赛事场景,让在地文化从“静态观赏”变为“动态体验”;打破了产业的协同壁垒,促成体育部门、文旅机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商户等联动协作,形成“赛事搭台、多方唱戏”的生态;重塑了游客的消费认知,让“跟着赛事游云南”成为新消费习惯,推动传统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的转型。
通过持续输出“体育+文旅”融合样本,赛事不仅成为展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最佳窗口,更探索出一条边疆民族地区文旅升级的可行路径。正如参赛选手吴志松所言:“这样的赛事让旅行有了新意义,我们跑过的不仅是赛道,更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基因”。
赛事的成功实践表明,体育赛事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代表了消费升级的新方向。从“看风景”到“玩赛事”,从“买特产”到“品文化”,这种转变为云南文旅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新动能。9月20日至21日,赛季将迎来收官,带领选手走进楚雄沉浸式体验绚丽多彩的彝族文化。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娄莹
编辑:李兴文
审核:张耀龙
本文来自【云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