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是918,是个国耻日,因为在94年前,也就是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一举侵占了中国的东三省。
记得几年前我带孩子去夏威夷,那里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做珍珠港历史纪念馆,也就是日本偷袭美国,发动“珍珠港事变”的地方。
这里停着一艘军舰,叫做“密苏里号”。
看起来就是一艘普通的退役舰船,已经很老旧了,一点都不起眼。
可是这艘军舰却大有来头,因为在1945年,正在在这艘军舰上,日本签署了投降协议,因为我们都成它为“日本投降纪念馆”!
军舰上有一面墙,专门记录了这个伟大的时刻。
这就是当时日本使团,登上军舰,准备投降。
而这个就是盟军的军人们,正在等候日本的投降。
而下面这张照片最有纪念意义,那是中国、美国、英国、苏联一起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
中间那一位就是当时的国民政府徐永昌上将,他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名受降。
因此,我在这面墙旁边停留最久,我在给憨憨讲述抗日战争这段艰辛的历史。
02
就在我给娃讲的时候,突然旁边来了一个日本家庭,是一对日本夫妻带着一个男孩。
这个男孩一边看着墙上的历史,一边问他父亲:“918和中国开战后,我们最后是打输了、投降了吗?”
我以为日本爸爸肯定说“YES”,但没想到他的答案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因为他很认真地摇摇头,然后反复对儿子强调,这不是“投降”,而只是“终战”,因为天皇陛下不想人民受苦,所以才停止了战争。
天哪,当时听到这位日本父亲对二战的解释,简直把我震惊了!
后来我搜了一下,果真,日本号称发布的是“终战诏书”,里面只字不提投降,只说接受《波茨坦公告》,而那份公告里则说明“要日本无条件投降”。
因此在后面几十年的日本教育里,他们学校、家庭对孩子关于二战的教育,常常不提“日本投降”四个字,取而代之的是“日本终战”。
这话说的,好像因为他们及时终战,所以给世界带来和平一样!
就更别提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很多日本右翼分子都会对这些血淋淋侵略事实加以美化!
03
那次经历对我触动挺大的,有一次回国,憨憨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
那天恰好是9月18日,全城响起了警报。我呢就灵机一动,我说有几个中国历史,想考考你们。
孩子们一听都很兴奋,立刻围拢在我身边。
“你们知道为什么每年9月18日,我们会有防空警报吗?”
“你们知道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有什么区别吗?”
“你们知道什么是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吗?”
“你们知道什么是西安事变吗?”
“你们知道日本最后为什么会投降吗?”
……
我一连串抛出很多问题,我以为这些都是基本问题,可是能全答对的孩子没有,有些问题就连大人也都不晓得。
可这些都是中国人用鲜血镌刻的历史啊,我们又怎么能把它轻易忘记呢?
因此我整理了一条时间线,列出了孩子最应该知道的,关于抗日战争的一些最重要的事件。
再加上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我想孩子未来的语文考试、作文里,肯定也是少不了抗战主题的内容。
所以我把整理的这部分内容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样一方面能帮孩子理清历史,另一方面也能为将来的大语文学习提供更多的素材。
文章里的图片和文字来源于《上下五千年(近代史版)》。
这是《上下五千年》的团队最新出版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史书,一共5本,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讲到抗日战争,最后到解放战争。
借着这套书,我想给孩子来个系统的梳理!
04
关于抗战,孩子该了解什么?
1
首先要了解“九一八事变”
这是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首次侵华。
可是那时候国民党选择一味退让,结果白白把东三省的大好河山让给了日本侵略者。
从那时候开始,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成立,和日本人进行殊死的斗争。我们常常说“十四年抗战”,就是从九一八开始算起的。
不知道大家在看九三阅兵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有一个专门的战旗方队,上面飘扬着很多英雄队伍的旗帜。
而打头的那面旗帜叫做“杨靖宇支队”,而杨靖宇正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一位将军,后来壮烈牺牲。
2
然后了解“七七事变”
这是发生在1937年7月7日,地点在距离北京不远的卢沟桥,因此又称为“卢沟桥事变”。
距离九一八事变后6年,日本开始在卢沟桥挑起事端,准备侵占中国的华北,从此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因此我们常说的“八年抗战”,就是从七七事变开始算起的。
如果去北京的话,有机会可以去卢沟桥转转,它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而那里也承载了无数英雄的血泪。
3
中间的插曲“西安事变”
期间有个插曲也要了解,那就是“西安事变”。
这是发生在“七七事变”之前,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他们囚禁了蒋介石,逼着他答应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我曾经去西安旅游时,看了一场张艺谋导演的《1212西安事变》,是实景影画,讲的就是这段历史,非常震撼。如果有机会去西安的话,一定要带娃去看看!
4
之后是著名的淞沪会战
这是发生在1937年8月13日,主战场就在上海。
中国军队在上海顽强抵抗日本的侵略,以伤亡25万人的代价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阴谋。
四百壮士孤军坚守四行仓库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如今的上海街头,还矗立着这一座破败不堪的建筑,如今已经成为四行仓库纪念馆。
上面遍布枪眼,伤痕累累,它在默默地和人们诉说着当年中国战士和敌人浴血厮杀的故事。
5
后面是南京大屠杀
这是发生在1937年12月13日,日本进攻当时的民国首都南京,后面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血腥大屠杀,30万同胞无辜丧生。
从此以后,12月13日就成为了“国家公祭日”。
我在南京待了10多年,每年这个日子,南京的上空都会响起凄厉的警报声,是为死难者默哀,也是为活着的人警醒!
南京有一座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记录了那段屈辱悲伤的历史,等孩子大一些,一定要去看看。
6
最后是日本投降
这是发生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
而9月2日,中美苏英四国和日本人,就在我之前去的那艘密苏里舰上签署协议。
协议在9月3日正式实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把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日的原因!
而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的日子,因此我们会在天安门广场举办九三阅兵。
05
下面是几场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每一场仗都足以载入史册,也值得给孩子多讲讲。
比如平型关战役,这是国共合作后,八路军打的伏击战,首战告捷。
比如台儿庄战役,这是中国在正面战场上,大型战役里第一次击败日本军团。
比如枣宜会战,著名的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浴血沙场,马革裹尸,他是抗日战争时期牺牲在战场的最高将领。
比如百团大战,这是八路军集结了105个团,对日寇后方进行的突然袭击,对日寇后方造成了大量的杀伤,从而支援了正面战场。
比如武汉会战,这是一次转折点,日本无法大规模进攻中国,形成僵持的状态。
这里每一场战役都记录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比如那位张自忠将军,他亲自带兵杀敌,被日寇重重包围,最后壮烈殉国。
他在出征前留了一份遗书: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
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看完英雄遗书,不禁热泪盈眶!
将军死后,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闻耗悲痛绝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
大家以后路过重庆,可以拜拜张将军夫妇的英魂!
06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看到的一块纪念碑。
上面用中文、英语、日文写了三行字:
“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
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明白:
今日的和平,是由无数个“九一八”的暗夜、淞沪会战的硝烟、台儿庄的血泪、南京城的哭喊换来的。
因此,我们要把这些历史讲给孩子听。
因为守护历史真相,就是守护未来的第一道防线。
唯有知道来路艰辛,才能看清前行方向。
这便是我们为何,必须永不忘却!
拓展阅读
这是我从小读到大的史书,追溯华夏上下五千年文明,从商周文明到春秋战国,从汉唐盛世到清朝落寞,我的很多历史知识的积累都来源于此。
《上下五千年》最近出了一套《续篇》,专门讲的是辛亥革命以后的近代史,尤其着重于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抗日战争的悲壮、解放战争的过程。
这是语文、历史、政治必学的内容,也是很多史书没有涉及的部分,值得多读一读。
另外还有一套姊妹篇是《世界五千年》,从古希腊讲到古罗马,从大航海时代讲到工业革命,带孩子见证人类文明的开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