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平谷区人才咖啡日——丫髻山农文旅融合发展研讨交流活动在北京市平谷区丫髻山景区回香亭举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文侃出席活动并致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化馆、北京老字号协会有关同志出席活动。区委组织部、区委研究室、区卫生健康委、区国资委、区体育局、区商务局、区文旅局、区文联、区中医院、区医院、大华山镇、刘家店镇、镇罗营镇、熊儿寨乡有关负责同志,山水盛典、北冰洋、同仁堂等相关企业,首都旅游研究院、联合大学等高校代表共60余人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由区委组织部指导、刘家店镇人民政府主办、农业中关村学院承办,现场汇聚高校代表、企业代表及市区相关部门人员等多方力量,以“丫髻雅集・咖汇英才”为主题,借“咖啡”搭建人才信息互通、要素流动、资源共享的平台,共同探索丫髻山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文侃在致辞中表示,平谷区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区委区政府始终秉持“爱才、懂才、聚才、兴才”的理念,期待与各界人才共同为高大尚平谷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人才咖啡日”活动是平谷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的一项创新举措,已形成了常态化的人才交流工作机制。此次丫髻山专场“人才咖啡日”活动聚焦丫髻山农文旅融合,希望大家畅所欲言、携手共商,助力丫髻山千年文化资源“活”起来、“火”起来。
刘家店镇党委书记于群详细介绍丫髻山景区发展情况,全面梳理景区当前发展基础与未来潜力,期待汇聚多方智慧与力量,通过文化赋能、生态提质、产业融合,推动丫髻山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升级,打造成为首都东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京津冀市民休闲放松的首选地。
咖啡沙龙环节,来自高校、企业、行业部门的专家、学者、青年人才结合自身领域经验与资源优势,围绕丫髻山“旅游+”新业态发展、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高品质文创产品的研发等话题,分享实践案例、提出创新设想、展开深入探讨,现场氛围热烈。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旗立足丫髻山生态与文化资源优势,围绕非遗保护传承、农文旅融合发展、数字技术赋能等方向深入研讨,在非遗数字档案建设、校地合作平台搭建等方面与刘家店镇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北京市文化馆理论调研部主任、研究馆员徐玲结合多次丫髻山调研经历,深入阐述了其作为北京“三山五顶”之一的道教文化价值,分享了在丫髻山庙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表示将继续通过文学创作、剧本开发等方式赋能文旅品牌建设。
旺旺食品行政主管汪承羲就丫髻山春节祈福庙会合作与刘家店镇进行了交流,并建议围绕登山祈福、历史人文、健康养生三大方向擦亮丫髻山文旅品牌。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染缬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管兰生表示:要发展观光农业,结合平谷农业基础提取植物染料,开发饮食体验(如彩色饺子)、染坊体验留住游客,并打造“染缬村”整合农村劳动力,以“订单+设计+市场”模式推动产业化; 推动手工业,集中生产差异化文创产品; 期待在北京落地相关项目,寻求和刘家店镇合作机会,共同打造兼具文化深度与产业实效的文旅模式。
中交一公局汤智力表示:中交一公局可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依托资源与经验优势,助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农文旅发展模式。
北京义利北冰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新秋表示:可以开发具有丫髻山特色的天然饮品和食品,如白桃乌龙茶、橘皮酸奶及红枣、枸杞等健康系列产品,并可结合“福禄寿喜”主题推出对应饮品。北冰洋拥有线上线下多元渠道,包括直播电商、传统渠道及工会福利平台,可有效推广产品和开展合作,助力丫髻山打造特色健康文旅品牌。
同时,现场与其他素食食品开发、文创产品创意、文化传播企业形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此次活动依托丫髻山优质生态与人文资源,打破传统交流壁垒,不仅为各界人才搭建了跨界对接的桥梁,更通过拓展人才“朋友圈”,向天下英才发出参与丫髻山发展的邀约,助力农文旅产业聚链、补链、延链、强链。一杯咖啡承载着平谷区礼敬人才、共谋发展的诚意,一场研讨开启了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据介绍,丫髻山景区坐落于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镇镇域北部,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最高峰海拔361米,因两峰形似古代少女发髻得名,素有“近畿福地”“北方泰岱”之美誉。历史上,清代康熙、乾隆等多位皇帝17次前往丫髻山祈福。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四月十八举办的丫髻山庙会,素有“京东第一庙会”之称,距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2021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景区每年常态化举办丫髻山庙会、春节庙会、蟠桃盛会、丰收季等特色活动,持续吸引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游客前来打卡,具有独特的文化吸引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