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9月18日电(张丽君 张筱惜)近日,崇阳溪畔晚风轻拂,一场以"康养"为主题的夜话在武夷山度假区人文武夷工夫茶馆进行,当地旅游、茶业、文化、民宿等行业代表以茶会友,共商康养产业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武夷山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与文化资源优势,持续布局康养产业,培育特色新业态、开发多元化体验产品,全力打造高品质康养旅居"金名片",探索以"康养+文旅"产业引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武夷路径"。
在武夷山,清新的植物气息随处可闻。青龙大峡谷里,游人漫步山间掬水寻幽,将山石林木的剪影社交媒体,字里行间满是惬意;桐木村龙渡的山野间,古朴民宿散落其间,南瓜藤爬满院墙,半山茶宿主人罗辉介绍,今年八月以来客房天天满员,不少客人已预订国庆房间,其中旅居避暑的中老年人群日益增多,很多"老朋友"一住就是半个月。青龙瀑布的瑜伽疗愈,燕子窠古道徒步,到九曲溪畔菜园采摘,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沿线,康养旅居正以多元体验成为游人"新宠",构筑起文旅消费新场景。
星村镇红星村的不问山居民宿以茶道、音声疗愈、禅舞等主题课程吸引年轻群体,主理人墨浛从寻茶、旅居到扎根长住,成为武夷山"新乡人",希望通过自然生活方式分享,找到同频人群。
在细分市场中,"因人而异"的康养产品不断涌现,不仅有面向银发族、白领精英和亚健康群体的解决方案,针对亲子家庭的康养产品也受到关注,少儿美育机构主理人洪菲菲发起自然研学项目,带孩子们走进桐木寻找昆虫植物、体验岩彩画,为杭州、上海等地亲子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她认为武夷山资源丰富,应培育更多自然类讲师,打造儿童友好型康养目的地。
清晨爬山看日出云海,午后溪畔铺陈茶席烹茶,黄昏在崇阳溪漫步道骑行……武夷山麓水绕山行,随处可见茶园、松涛与竹海,小红书旅行博主徐媛媛今年已是第三次来到这里,她说走进山里能让能量涌入身心,特别适合修身养性。今年初,武夷山打造"春到武夷喊茶醒、夏到武夷制茶趣、秋到武夷斗茶忙、冬到武夷煮茶乐"四季茶事,形成全季全域"旅居式"消费热点,让"康养"成为文旅经济新增长极。
2025年上半年,武夷山接待旅游总人数1687万人次,同比增长14%,其中过夜游客占比近52%,散客比重约65%。武夷山市建发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丽英说,现在倾向于把旅游目的地打造成生活目的地,比如"跟着朱子过日子"沉浸式体验产品,带青少年住村里、逛古街、读家训、田间劳作,感受"耕读"的精神康养。
洋庄乡浆溪村的福雀来庄园以"山谷中的社区"定义自己,依山而建的屋舍被山谷环抱,旅客可参与溯溪、露营、调香等活动,在宁静山野中重启对自然的感知,"村长"王志旭认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群,是对康养旅居最好的诠释。武夷山市茶艺师协会会长范霞建议,面对庞大康养群体,应深挖本地特色资源,打造儒释道茶一体的康养体系,在完备交通、餐饮、住宿基础上,做好"康养+"文章,提升核心竞争力。
《中国康养产业消费趋势报告(2025)》显示,2025年我国康养市场规模预计达9.5万亿元。依托优越生态人文资源,武夷山正推动茶文旅医体康融合,探索高质量康养旅居目的地建设路径。福建深业投资有限公司两年前在武夷山布局度假、公寓、康养等产品线,今年5月,武夷山深业生命健康中心项目的憬居度假酒店暨云水堂康养中心开业,以非医疗愈、中医疗愈等高端康养服务,为当地"康养+文旅"产业创新提供实践样本,截至8月底,该项目总收入逾650万元,接待游客约3.85万人次。近年来,武夷山吴屯"问稻社"民宿、五夫"不觉晓"露营地等项目相继落地,山径赛、音乐节、各类茶事活动层出不穷,构建起研学、越野、露营等多维体验场景。
与此同时,当地成立康养工作专班,探索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路径:今年6月,武夷山清新康养有限公司运营,邀请专家编制康养体系白皮书并发布"中国康养指数",谋划建立行业标准体系;结合南平"武夷百村"推出"康养+乡村振兴"项目,开发"酒店+康养+旅居"全天候疗愈场景,面向细分市场提供定制服务;推动服务标准化、品牌化,上新康养主题线路,打造"森氧觉醒""茶修悟道"等特色IP,认证首批本地康养文旅服务商,并与云南昆明等地策划"城市互访"疗养产品。
"要立足在地文化,着眼长期主义,在创新中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武夷东方养心谷项目负责人李英铭说,武夷山正以"康养+文旅"为抓手,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道路上,书写着独具特色的发展答卷。(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