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抢抓西十高铁开通机遇推进大武当旅游经济圈武当山核心圈建设的提案》(第62号)收悉。该提案提出的“建圈、融圈、成圈、出圈”之“圈论”与我局正在推进的《大武当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发展战略》规划不谋而合,针对性、操作性都很强,对武当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局作为主办单位,会同市委宣传部、市交通运输局、武当山机场集团等会办单位深入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顶层设计,高位统筹推进
1.省委、省政府对武当山打造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寄予厚望、倾注心力。2023年以来,忠林书记2次出席世界武当太极大会,赋予十堰“湖北旅游 武当突破”历史使命,确定“祈福胜地·太极武当”旅游IP和“建设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战略定位,将武当山摆在更高位置上谋划发展。2024年10月,省委、省政府将武当山景区作为全省唯一一家世界级旅游景区培育对象向文旅部推荐。
2.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武当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2023年12月,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强调“要持续叫响武当太极文化品牌,加快打造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2024年、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将做大做强文旅产业,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专章部署。今年2月,全市“新春第一会”将加快建成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作为服务支点建设的实践路径之一。同月,剑雄书记亲自带队赴国家文旅部汇报争取武当山景区纳入世界级旅游景区培育对象。
3.市文旅局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武当山系列部署,支持、服务武当山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景区”。加快推进《大武当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发展总体战略》规划,2024年11月19日,规划经专家评审会审议通过。同时,聚焦文物本体安全,全面实施《平安武当三年行动计划》,启动11类109个项目,提升武当山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和传播利用水平。
(二)加速交通网络建设,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铁路方面:西十高铁开通在即,同步推进十堰—宜昌(兴山)铁路(103.4公里)前期工作,预可研通过专家评审并纳入省级规划;公路方面:房五高速(房县段)31.6公里项目12个工可前置要件全部完成,正争取交通运输部资金意见,力争年内开工;航空方面:武当山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平行滑行道)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200万元;夏航季航线增至22条,通达34个航点,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55.91%。
(三)深化产业联动,拓展市场空间
与“同程旅行”共建空铁联运服务平台,开发“十堰—西安”精品旅游环线;联动西安市文旅、交通类国企,联合策划文旅活动及定制化旅游产品;机场集团推进“武当山+”地接业务,整合周边景区资源强化市场营销。
二、谋划思考
(一)建圈,构建“一核引领、多维联动”空间格局。以武当山景区为核心,统筹山上文化体验与山下消费服务(玄岳大道、武当新区),辐射丹江口、房县等区域,打造“文化朝圣+生态康养+休闲度假”综合体。
(二)融圈,打造“快进慢游”交通体系。推动“十宜铁路”入规国家铁路网,完善高铁站—机场—景区接驳网络;深化空铁联运、公铁衔接,实现“2小时辐射鄂陕豫、4小时通达全国”。
(三)成圈,强化区域协作开放。依托西十高铁,将西安打造为大武当旅游经济圈“西北门户”;联合宜昌、恩施共建鄂西文旅走廊,实现客源互送、线路共推。
(四)出圈,提升文旅服务能级。对标世界级景区标准,升级智慧导览、多语种服务、应急保障等体系;以2025年武当太极大会筹办为契机,扩大国际影响力。
三、2025年工作重点
(一)提升品牌影响力。高标准举办7月11日在武当山举办的2025“神武峡”国际文旅推进大会暨2025十堰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高标准筹办2025世界武当太极大会,2月7日,市政府向省文旅厅、省体育局致函商请共同主办本次太极大会,2月10日,市文旅局会同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起草了太极大会的初步活动方案并报审。
(二)攻坚重大项目。二季度完成武当山机场扩建工程投资1亿元,年底前实现主体工程进度70%;推动房五高速(房县段)项目核准并开工,完成十宜铁路国家规划申报;建成玄岳大道沿线旅游集散中心3个,优化高铁站至景区公交专线。
(三)深化区域引流合作。三季度前与西安国企联合推出“乘高铁·游武当”主题旅游产品;开通十堰—西安旅游包机,争取暑期增开北上广深等航线10班次;联合鄂西三市(十堰、宜昌、恩施)发布跨区域旅游年卡。
您的提案为我市文旅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下一步,我局将紧盯西十高铁开通节点,以武当山核心圈建设为引擎,全力打造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恳请您继续监督指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