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长不应以遗忘为代价,每一处街道、每一盏街灯、每一缕烟火的变迁,都在诉说着传统与现代共生的成都故事。时光带来的是回顾也是展望,是沧桑也是活力,是创新更是坚守。2025年,成都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计划,以“绣花功夫”让每一条老街都焕发出时光与活力并存的崭新魅力。作为连续15年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常住人口超过2100万、经济体量突破2万亿的超大城市,成都正在探索一条以“小切口”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以城市更新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新路径。
文商旅体融合的“现在进行时”
当城市更新浪潮席卷而来时,金牛区茶花新城不但早于十余年前就开启了焕新升级,更始终保持着更新态势,仿佛英语中语法中的“现在进行时”,从未停下建设的脚步。2012年“北改”工程启幕以来,以金府钢材物流中心整体搬迁为标志,茶花新城加入城市更新队伍,历经十余年的升级迭代,已逐步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三纵三横四轨”的高效交通体系实现内畅外联的能级跃迁,名校荟萃助力教育均衡发展,多元商圈聚集不断丰富消费场景。此外,丝路云锦走廊串联起多个城市公共空间,与全国最长街心公园新金牛公园共同绘就“一廊一带”画卷,彰显公园城市理念。凭借突出的交通和配套优势,茶花新城已吸引中电科10所、中电科29所、竞技世界、川港投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茶花文化聚落等系列高科技企业和重点产业项目汇聚。在“四态合一”发展理念指导下,茶花新城正向区域商业、科技与文化中心不断迈进。
(丝路云锦效果图 图片来源:金牛区委宣传部)
如今,茶花新城已成为集科技研发、商业消费、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城市会客厅”,多维高价值城市资源持续赋能,精准支撑其作为“西南科技创新应用首发地”“成都文商旅融合体验消费新中心”的发展定位。更新不会停止,未来的茶花新城,更值得人们期待。
数字时代将工业记忆赛博重构
在青白江区城厢古城下北街“元宇宙数字文旅产业园”内,从前的四川省钢锉厂厂房被改造成沉浸式剧场,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结合人机交互、大数据云算法和AI技术,打造出一个个沉浸式的数字体验空间。游客可以戴着VR眼镜,看着锉床在虚拟场景中“重生”。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61岁的“老城厢”李瑞奎认为,旧厂房变身数字科幻游乐产业综合体,是另一种意义的回归。“不仅厂子有了‘数字生命’,古城的街巷也得到修缮保护,跟我们重新见面了。”在古城更新过程中,青白江区以文化遗产为载体,打造出元宇宙主题乐园、“丝路瓦舍”沉浸式演绎等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承载着厚重历史与工业记忆的城厢古城,科技与文化在此热烈共鸣着,如今青春正好。(据人民日报)”
通过植入科创、文旅等新功能,让冰冷的钢铁结构生长出温暖的文化温度,最终实现“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华丽转身。这种“工业遗产+新功能”的活化逻辑,在成都全域形成呼应,呈现出数字时代对旧城区工业记忆的赛博重构。
攥紧的拳头和摊开的手
西南街社区,这个南接抚琴西路,北邻营兴街与抚琴街的社区内居住着近3万人口,曾经被称为“稀烂街”。近年来,通过牵头单位和辖区居民的共同努力,打造出城市有机更新、美丽街区营造的“西南街模式”。
(西南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图片来源:金牛区抚琴街道)
“吃水不忘挖井人,西南街从破烂走向标杆,领导们做了很多工作,我们也想为街区建设出一份力、尽一份心。我们在街头巷尾发现问题,在坝坝会现场讨论、解决问题,都是为了社区更好,生活品质更高,有时候我们看到其他街区打造中有可以借鉴的地方,也会在会上提出想法,大家一起讨论。”西南街老居民王燕说(据封面新闻)。
城市治理既如攥紧的拳头,凝聚起精准施策的合力;亦似摊开的手掌,需要社情民意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作为直面群众多元诉求的系统工程,如何让每一份心声都被听见、每一次参与都有分量?关键正在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初心。
城市更新是一场与历史的温柔对话,以敬畏之心守护城市的文化根脉,以创新之手点亮生活的崭新图景,治理效能才会在邻里共治中悄然提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