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红包被称为“利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俗。
红包通常派发给晚辈、下属、朋友家的孩子,以及没有结婚的年轻人。长辈会给晚辈派发红包,以示祝福和关爱。
而且广东人派发红包的金额通常不会太大,主要是为了讨个好彩头。常见的金额有5元、10元、20元等。所以很多地方也在推崇广东的红包,尤其是过年期间。

以前也一直只是听说,毕竟在宁波发的红包都是大几百,上千甚至上万的。
去年去了广东后,我算是彻底被老广的“利是”给颠覆认知了,从收到第一个利是开始,我就跟个刚接触新世界的小孩似的,全程“哇塞”“啥?”“还能这样?”
当时过年前去的,刚踏进朋友家门,还没来得及放下行李箱,她妈妈就笑着迎上来,手里捏着好几个红彤彤的小信封,不由分说就往我手里塞:“辆仔,新年好呀,利利是是!”我当时手忙脚乱接过来,第一反应就是“好家伙,广东人也太热情了!”

偷偷捏了捏信封,轻飘飘的,跟我印象里“厚实有分量”的红包完全不一样,我心里还犯嘀咕:“这信封咋这么轻?难道是装了啥贵重小物件?”
等朋友妈妈转身去厨房忙活,我忍不住拉着朋友小声问:“你妈给我的这利是,里面装了多少啊?咋这么轻?”
朋友听完笑到直不起腰:“你拆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我小心翼翼拆开一个,里面居然只有一张10块钱的纸币!当时我眼睛都瞪大了,差点喊出声:“啥?就10块?这在宁波,给晚辈的红包最少也得两百起步啊,逢年过节的,10块钱是不是太‘抠’了?”
朋友白了我一眼,说我“少见多怪”:“你可别瞎说!在广东,利是讲究的是‘意头’,不是金额大小!‘利是’就是‘利利是是’,图个吉利就行,不管多少钱,都是心意。”
她接着给我科普,广东人派利是那叫一个“广撒网”,长辈给晚辈、老板给员工、甚至街坊邻居之间见面,都能互相派利是,金额大多是5块、10块、20块,最多也就50块,很少有上千的。

我当时听了直呼“离谱”,直到第二天跟着朋友去逛年货街,才算真正开了眼。街上的利是封摊位简直像个“小型艺术展”,我站在摊位前挪不动脚——这哪是利是封啊,简直是颜值天花板!
有印着粤语谐音梗的,“掂过碌蔗”“捞乜都掂”“恭喜发财,利是逗来”,字里行间全是老广的幽默;还有画着醒狮、粤剧脸谱、木棉花的传统款,红底金边,看着就特别喜庆;甚至还有印着卡通老虎、小兔子、迪士尼角色的,粉粉嫩嫩的,一看就是给小朋友的;更绝的是还有简约风的,纯黑底配烫金线条,送同事、送朋友都不突兀。

我拿起一个印着醒狮的利是封,摸了摸材质,厚实又有质感,忍不住问老板:“这利是封多少钱一套啊?也太好看了吧!” 老板是个地道的老广,笑着说:“靓仔识货哦!这套是传统款,15块钱10个,过年派给长辈最合适啦!”
我当时就震惊了:“在宁波,利是封都是论沓买的,几块钱一大沓,哪有这么精致还这么贵的?” 朋友在旁边补刀:“老广选利是封可讲究了,不同场合用不同款式,给长辈要选传统的,给小朋友要选卡通的,给同事选简约的,连信封都得配得上心意!”

接下来的几天,我算是彻底被广东人的“利是文化”给“洗脑”了。去楼下便利店买水,老板收完钱,居然递过来一个小利是封:“靓仔,新年好,小小利是,祝你顺顺利利!”
我愣了半天,接过利是封连声道谢,拆开一看,里面是一张1块钱的纸币,虽然金额小,可心里暖乎乎的;去餐厅吃饭,服务员上完菜,笑着说:“新年快乐呀,这是我们老板给的利是,里面有张优惠券,下次来吃可以用!” 就连打车时,司机师傅看到我是外地来的,也从储物格里翻出一个利是封:“后生仔第一次来广东过年吧?给你个利是,祝你玩得开心!”

最绝的是年初一那天,朋友带我去逛花街,街上到处都是派利是的人。有商铺开业,店员站在门口,见人就递利是;有舞狮队表演完,狮子嘴里会吐出一个个小利是,小朋友们追着抢;甚至还有路人之间互相道“新年好”,然后掏出利是封互换,大家脸上都笑得特别开心。
我站在人群里,手里捏着好几个从陌生人手里接过的利是封,突然就懂了朋友说的“意头”——这哪里是钱啊,分明是人与人之间最直白、最温暖的祝福。
临走前,朋友妈妈给我装了一大袋利是封,有传统款的,有卡通款的,还有几封已经装好钱的,说:“带回去给家里人沾沾喜气,不管多少,都是我们的心意。” 我抱着那袋轻飘飘的利是封,心里却觉得沉甸甸的。

回到宁波后,我把广东的利是封分给家里人,给小侄子的卡通款,给爷爷奶奶的传统款,他们拆开看到里面的10块钱,一开始也跟我一样惊讶,可听完我的解释,都笑着说:“这广东人的利是,还真有意思,讲究的是个热闹和吉利!”
现在我才算明白,原来红包不一定非要厚鼓鼓的才叫心意,广东人这“见人就派、图个吉利”的利是文化,藏着的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身边人的善意。
这趟广东行,别的不说,光是这小小的利是,就够我跟身边人念叨大半年了——下次再去广东,我一定要提前囤上一堆好看的利是封,也体验一把“广撒网”派利是的快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