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郑梦婷
巍巍太行,万千气象。金秋九月,一场联动五市的文旅盛会在河北太行山沿线举办,打破了地域界限,绘就出一幅“红、绿、古、新”交相辉映的壮丽画卷。
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以“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为主题,首次采用“主分会场联动”模式,汇聚邢台、石家庄、张家口、保定、邯郸五市力量,共同推进太行山文化旅游带一体化发展。9月15日至17日,主会场活动在邢台举办。
“壮美太行·河北太行山文化旅游带推介”活动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许付磊 摄
太行山区域涵盖邢台、石家庄、张家口、保定、邯郸,五市不仅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该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河北省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区。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省1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6个位于太行山区域。这一数据凸显了太行山在河北文旅产业中的核心地位。今年大会创新性地将承办地从“一地”扩展为“一域”,实现了从“一市主办”到“多市联办”的转变,推动了太行文旅一体化发展进程。
邢台大峡谷景区。
本届大会联合打造了“壮美太行”八大场景,统一发布太行山文旅形象标识,联合开展宣传推广,共同打造了一张闪亮的区域旅游名片。
自然奇观、红色旅游、户外运动、生态康养、乡村民宿、特色美食、自驾骑行、创意市集八大场景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形成了互补性产品矩阵,全方位展现太行山秀美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河北旅游规划首席专家邸明慧评价道:“这些产品不仅能在短期内引爆京津等周边市场,还能提升长三角、珠三角等中远距离市场的关注度,有效提高游客停留时间和消费意愿。”
“抗大号”列车。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刘俐验 摄
红色文旅创新成为本届大会一大亮点。9月16日,河北省首条红色旅游专列“抗大号”在邢台市开通。
在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抗大1940街区成为红色旅游新亮点。这里有抗大主题水幕电影、实景演出等项目,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内的“抗大在浆水”沉浸式体验更让游客耳目一新。通过VR技术,模拟的风雨拍打着游客身体,让人仿佛回到“抗大在浆水”的峥嵘岁月。新技术改变了红色文化呈现方式,为红色太行增添了更多感染力。
抗大陈列馆。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刘杨 摄
非遗创新同样精彩纷呈。大会汇聚了河北太行山地区众多非遗项目,通过“非遗+文创”“非遗+研学”“非遗+体验”等融合模式,满足游客多样化文化体验需求。
在邢窑陶瓷主题馆内,各类邢白瓷产品琳琅满目。“我们将现代文创理念融入传统邢窑陶瓷烧制技艺,开发出瓷器盲盒、陪伴灯、刮痧器、茶具等文创产品,深受市场欢迎。”邢窑文献馆执行馆长杨朔介绍。
在邢台泉文化体验中心非遗工坊,游客可以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宗柳编技艺的制作过程。指导老师孟何表示:“业态混搭创新了消费场景,提升了消费体验,达到‘1+1>2’的效果。”
河北文化和旅游投融资对接活动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郭硕 摄
大会期间,主会场举办多项精彩活动,包括“壮美太行·河北太行山文化旅游带推介”活动、河北文化和旅游投融资对接活动、“县”在出发·河北县域特色产业赋能文旅市集、“2025 Hello!河北——河北入境旅游服务焕新交流与对话”活动、中商文化考古学术交流活动等。
各分会场也开展了特色活动,石家庄持续擦亮“音乐”和“体育”两大城市IP;张家口着力打造溯源亿年地质传奇、传承红色革命薪火等8大文旅新场景;保定充分整合太行山沿线资源优势,打造“红色太行精神传承地”;邯郸精心策划20项特色活动,通过三大创新举措展现文旅产业新成果。
大会前后,沿线五市联动开展5个系列100余场“太行周末”特色主题活动,全方位展示和推介优质文旅资源产品。
太行山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部活着的史诗。本届旅发大会以五市协同之笔、八大场景之墨,在太行画卷上书写下“红色铸魂、绿色筑梦、创新赋能”的新时代华章。
责任编辑:郑梦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