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黄河边,一片安静的绿地旁,几十顶帐篷错落有致地安扎着。这不是临时避难所,而是一群向往自然、追寻自由的都市人主动选择的“第二生活空间”。
自今年5月起,这里逐渐聚集起一群露营爱好者。他们中有人最初只是来钓鱼、喝茶,也有人是为了心情。渐渐地,简单的休闲升级成了“驻扎”,他们带来了帐篷、折叠桌椅,甚至用货拉拉把“半个家”搬到了河边。
“一开始只是摆在路边,带张桌子泡茶,后来干脆住下来。”一位80后露营者笑着说,“在家做什么,我们在这儿也一样做。”
目前,这片自发形成的营地中常驻着十来户“帐篷居民”,周末时甚至能聚集超过四十顶帐篷。他们像朋友般相处:“你一回家,发现东西没带?没事,缺什么跟我说,我给你送!”这种互帮互助的氛围,成了这个地方最温暖的底色。
在这里,生活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空气清新,每天能被阳光和鸟鸣唤醒;没有嘈杂的音响,只有风声、水声和彼此的交谈声。大家自己拉水,用电靠太阳能板,洗澡用移动帐篷,虽然不及家里方便,却换来了城里难以企及的宁静与自在。
“睡觉特别香,刷手机的时间自然就少了,随便躺哪儿都能睡着”,一位已经在此驻扎一个多月的中年人说道。更有人坦言:“在家总觉得闷,听不到风的声音反而睡不着。”
尽管要面对没有卫生间、地面潮湿、用电紧张等实际困难,但大家乐观以对。下雨时,他们一起挖排水沟,甚至闹出“拖鞋飘走了”的笑话;天晴时,咖啡机、投影仪、音响一一登场,夜晚星空下,帐篷里的歌声和笑声久久不散。
令人意外的是,他们并非“无业游民”,许多人白天还要上班,有的是自由职业者,也有来自高新区,甚至德州的上班族,最远的一位往返需要150公里,就为下班后能回到这片自然栖息地。还有一位从威海特意拖来房车的居民,已经把这里当成了半个家。
“到了40岁左右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大,能有机会‘摆烂’也是一种幸福。”一位居民坦言,“我们这些人多少有点时间和经济上的自由,不是逃避,而是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他们没有扰乱自然,反而更珍惜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起清理垃圾、合理用电、保护水源,已成为这群露营者不成文的约定。
记者:梅寒 编辑:柏凌君 校对:杨荷放
【来源:新黄河】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