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读万卷书不若行万里路,那是喜爱闲逛的人的一种托词。读书和游山玩水,两者没有谁更胜出的,就像手心手背一样,你能说谁更重要呢?读书是游山玩水所够不着的想象空间,游山玩水也是读书不能感受的真实体验。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越发觉得时间不够用,所要读的书还有很多。读书,是这个世界上获取知识和能量最快的方式。陶渊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沉浸在书中,深受其乐,吃饭算得了什么?曾仕强说,只要你三天不读书,就语言匮乏,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实在令人讨厌。当你遨游在书海之中,不需远游,或淋个落汤鸡,或晒脱一层皮,即可穿越时空,与古人“精神往来”,领略千年前的风光轶事。
当你体能不够,目力不及时,还想去珠穆朗玛峰观光体验一番,担心有去无回,书籍画面是最好的帮手。外太空很神奇,除了书籍和音像资料,你还能骑马过去?读书,让我们可以同欧阳修于醉翁亭“得之心而寓之酒”与民同乐。读书,可以看到贾岛要描写一个画面,锲而不舍地修改锤炼,终成“推敲”佳话。从读书中,我看到了精彩纷呈的山水画面。
、、游山玩水,也能启发新的学问。范仲淹面对“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洞庭湖,触景生情,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感染后世。王阳明官场失意,跑到龙场躺在自凿的棺材中,终能悟出“心即理”的道理。这是光读书体验不到的真谛。山水植入胸,仿佛文字纳于眼,总有浑然天成之效。清朝张英在《聪训斋语》中说,“今架有藏书,离城数里有佳山水,汝曹与其狎无益之友,听无益之谈,赴无益之应酬,曷若珍重难得之岁月,纵读难得之诗书,快对难得之山水乎?”在吃喝玩乐无益之处,不妨去游山玩水,在山水之间,体味生活。
读书和游山玩水是人生至乐,在读书之中,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山色花香,休憩在午夜之间,聆听秋雨敲打窗户的歌声。那歌声中不止有宁静的美好,还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在游山玩水之中,也能温习字里行间的深邃,王羲之的精湛的书法,据说是从鹅掌拨水得来的。唐朝的草书张旭,曾经说,“始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抬头仰望山水,不觉对读书大有裨益。
可见,山水中蕴藏着大学问,大学问中自得高山流水。读书困了累了乏了,不妨高枕无忧,闭目养神,驰骋在文章的狭缝之间,得山水之乐,或者干脆丢开书本,去山水中吸天地精华,养浩然之气。别忘了,当暮色苍然,收拾一身的疲乏,回归书斋再细心读几句书,做几篇文章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