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文博 丝路回响”系列述评之二|丝路新章点石成金 文明交响共鸣共赢
——回眸第二届敦煌文博会的范式创生
九载时光荏苒,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影响力持续扩大,成为“一带一路”文明交融的盛会。
回溯2017年金秋,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鸣沙山畔盛大启幕。这一年,敦煌文博会完成了从文化交流殿堂向价值共创枢纽的华丽蝶变,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可触可感的产业动能与深度融合的发展活力。第二届敦煌文博会已不仅是首届盛会的延续,更以“加强战略对接、深化务实合作”的鲜明主题,成为此后每届敦煌文博会阔步前行的重要基石。
2017年9月20日,51个国家、3个国际组织的582位中外嘉宾及2100余名参展商、知名企业代表、演职人员齐聚敦煌,共赴一场文明之约。第二届敦煌文博会,六大主体活动“论、展、演、创、贸、游”如精密的榫卯紧密相扣,文博格局实现历史性跃升,不仅是内容的扩容,更是理念的升华,昭示着敦煌文博会正以文化为魂、产业为骨,打造出一个贯通古今、联动中外的合作发展平台。
思想激荡,擘画合作新图景;精品荟萃,绘就融合新画卷。高级别论坛与“敦煌画派”“文化创意”“国际产能合作”“高校联盟”四大分论坛,将深邃的文明哲思与务实的产业路径、奔涌的数字浪潮、高等教育的协同创新熔于一炉,论坛碰撞的思想火花照亮了以文兴业、合作共赢的实践通途。文化年展以“促进文化融合、共享发展成果”为主题,匠心铺陈四大展览板块:意会丝路·中外美术精品、印象丝路·中外文化精品、创意丝路·中外创意设计精品、游历丝路·中外旅游产品荟萃,敦煌壁画临摹及岩彩、陶瓷艺术精品,以及版画、书画作品、雕塑作品、文物联展等粲然生辉。在丝路明珠敦煌,一场静动相生、古今对话的文化盛宴完美诠释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境界。
文艺展演围绕“荟萃艺术精品、弘扬丝路文化”主题,共组织13项演出,其中主要演出6项、配套演出7项,并组织102台地方优秀剧目演出。2017年9月18日至10月10日,在敦煌大剧院、敦煌剧院、《又见敦煌》演艺剧场、敦煌国际会展中心等场馆上演了118场独具特色、水准较高的精彩节目和剧目,8万余名观众沉浸其中,共享这场直抵心灵的盛宴。
思想上认同、观念上融合、情感上贴近是合作发展的基础,而其根源在于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认同与相互包容。第二届敦煌文博会的开创性贡献,在于其首次将文化价值链的构建擢升为战略核心。新增经济贸易内容,推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迈入深耕阶段。国际文化产业展览交易会云集22个国家及沿线20个省区市的500家企业参展,达成意向贸易额6752万元,现场销售823万元;旅游推介签约13组项目、超300亿元的投资为丝路沿线旅游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八年光阴流转,第二届敦煌文博会播下的合作之种已在时代的沃土中生根发芽。当年聚焦的数字未来,已融进全球文化产业奔腾的浪潮;当年构建的贸易网络,已延伸至更广阔的维度;当年绘就的文旅蓝图,正加速转变为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的壮丽实景。敦煌,正以其不可复制的文化引力,牵引丝路旅游黄金走廊的崛起,让文化遗产的软实力切实转化为惠泽民生的硬支撑。
值此第八届敦煌文博会即将华彩启幕之际,回眸第二届敦煌文博会,我们洞见的不仅是一场成功的盛会,更是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一种历久弥新的精神内核,那便是植根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这精神的力量愈发坚韧,连接起人类共同未来的光明图景。(酒泉融媒记者 张花)
责任编辑:赵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