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暑假返乡途中顺道小憩扬州,自驾游览了心仪已久的瘦西湖。从南门入园,沿着长堤春柳漫步,脚下是青砖铺就的小径,两旁是依依垂柳随风摇曳。湖中荡漾的游船与堤上穿行的游客,融入了水墨画一般的迷人景色。真可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行至徐园,古朴的月洞门映入眼帘,门上“徐园”二字苍劲有力。走进园内,顿感清幽雅致。园内有一荷池,池边黄石堆砌,垂柳悬丝。池东的小河与湖水相连,渠上架着一座青石小桥,桥下流水潺潺,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听鹂馆内,楠木雕花罩隔精美绝伦,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精湛的技艺。走出徐园,回首望去,那月洞门宛如一幅画框,将园内的美景定格成永恒。
小金山是瘦西湖的湖心岛屿,也是整个景区的“点睛之笔”,也是瘦西湖文化氛围最为浓郁的地方。这座由挖河泥土堆成的小山,登上山顶的风亭,可俯瞰全园景色。只是由于自己体力不支,只能是“望亭兴叹”。不过,小金山的关帝殿,给了我这个来自关公故里的运城人一丝慰藉。
沿着湖边继续前行,便看到湖心里的钓鱼台。钓鱼台三面环水,仅一长堤与小金山相连,因当年乾隆皇帝在此钓鱼而得名。由于第一次游览瘦西湖,只专注五亭桥和白塔、望春楼几处国保单位,因而错过了这处中国园林框景艺术的绝佳之地。
据介绍,在亭子下方的四个圆洞皆可观景,而在正面圆形门洞观看五亭桥的同时,侧面的门洞成椭圆形,可观白塔。三处美景可同时框定,建造艺术十分巧妙,令人惊叹。
五亭桥又称莲花桥。桥身横跨瘦西湖,桥上建五亭,中间亭子最高,南北各2亭对称。桥下纵横15个桥洞,每当月圆之夜,桥洞衔月,加上天上的月亮,共16轮圆月组成一幅宛如仙境一般的美妙画卷。
白塔是一座仿北海白塔的清代建筑,北海白塔为寺庙塔,肚大头细,厚重工称;而扬州白塔则为点缀瘦西湖景色的园林塔,玉立亭亭,瘦长秀美。当地流传“一夜建白塔”的故事,虽说有些离奇,可也在情理之中。
而真正让人感到离奇的则是二十四桥。二十四桥,来源于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至于何为“二十四桥”,没有明确的说法。是第二十四座桥,还是附近共有二十四座桥,或者是桥洞及倒影的数量?均不得而知。只是桥旁边一块牌子上的介绍,反倒使人觉得有些牵强附会:桥长24米,宽2.4米,桥栏杆24根,台阶24级。
二十四桥景区莲花桥遥遥相对,由熙春台、十字阁、重檐亭、单孔拱桥、九曲平桥等仿古建筑组成,还有对面的望春楼、小李将军画本轩。望春楼为国保单位,小李将军画本轩前后窗户分别以扇面形、六角形组成,同样可以拍摄出美丽的框景照片。
这次瘦西湖之行,不仅仅是了却一桩心愿,更让我领略到了江南水乡的温婉与诗意,也让我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厚重与深沉。瘦西湖的美,不仅在于其秀丽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其丰富的人文底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桥一亭,都蕴含着无尽的诗意与故事,让人回味无穷。
#秋日生活打卡季##记录我的2025##扬州头条##上海头条#
我,林间泉韵,爱好文学,喜欢摄影。游走于山川湖海,漫步在庭堂院落。钟情古文化,融入新时代;拥抱大自然,记录小情感。 若喜欢,请点评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