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下午2点53分,宁夏吴忠市同心县张家塬乡。
这是我第20次踏上202省道韦州镇到张家塬乡的这段路。沿途的黄土高原地貌如同一幅会呼吸的画卷,让我忍不住一次次按下快门。
远处的梯田,黛青与浅黄交错,一垅燕麦,一垅荞麦。白云低缓地绕过村落的炊烟,孩子们追逐嬉闹的笑声,让这片宁静的土地充满了生气。这里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带——一个“和解之地”,既有险峰叠嶂的雄伟,也有丘陵草原的辽阔。
同心县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以上。特殊的地理条件孕育了苦甲天下的村落,也造就了独特的生态景观。据宁夏统计局数据,同心县现有乡村人口约26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其中60岁以上人口比例已接近18%,乡村老龄化问题突出。
生态与产业的双重挑战
近二十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让这里的水电道路条件大幅改善。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乡村空心化现象明显。同心县人社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达7.8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5%。
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开发条件已基本成熟,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 村落垃圾处理率不足60%
- 医疗、养老设施覆盖率仅为城市水平的一半
- 乡村景观和文创设施建设滞后
我的乡村旅游规划
基于实地考察,我设计了三条乡村旅游线路,旨在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1. 莲华山折腰沟村生态乡村游
- 以折腰沟村红色乡村基地为核心
- 打造“村村繁花盛锦、户户炊烟袅袅”的田园生活体验
- 建设特色休闲屋、山吧、草吧,融合三大地貌特色
2. 张家塬-王团旱塬之境特色游
- 改造闲置民居为特色民宿
- 在丘陵和黄土高原区域设置帐篷、集装箱营地
- 开通乡村旅游巴士,方便游客出行
3. 韦州-豫旺干旱带罗山红色体验游
- 整合豫旺、韦州的红色旅游和回族风情资源
- 结合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热气球基地
- 开发自然地理游与人文体验游相结合的产品
目标客群分析
根据宁夏文旅厅数据,2024年宁夏接待游客达3800万人次,其中乡村旅游占比约25%。我的目标客群主要包括:
1. 宁夏及周边地区的短途游客(1-3天)
2. 东部及沿海地区的自驾游客
3. 寒暑假夏令营、冬令营团队
考察日的忙碌与思考
今天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 上午在草原进行鼢鼠防治工作,- 中午检查文冠果飞防效果,- 下午继续考察乡村旅游资源
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但我发现自己想做的事情反而越来越多。也许,这就是乡村的魅力——它让人始终充满希望和干劲。
同心县的乡村振兴之路,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是一场生态、文化与人心的修复工程。我相信,只要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理念,这片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处的土地,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