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威记第一次那么认真地逛火车站。以前都只是赶车进站,或者下车出站着急回老城,基本没有好好逛过。
一开始,从北京路进去,然后绕着火车站,顺时针在南隧道-兴洲街-北隧道-站前广场路转了两圈,然后步行站前广场走了个遍。就是为了找刷消息时候看到的新地下通道的东西两个出口,还有新增加的南2出口。
结果一个都没找到,还被搞得一头雾水。等回来再次认真看消息,才知道原来是自己没找对地方。不过却对火车站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并且突然产生几点看法和建议,权当是吐槽或者是想法吧,有不妥之处,请略过!
1、银川火车站给人第一印象就是大气,干净,漂亮!可是等走入广场之后,会产生一个感觉,那就是乱和散!
比如,东西两头都是停车场(包括公交车场),私家车,出租车、公家车等;人们进出站,都是从南北东三个方向走,给人一种分散的感觉。
比如,非机动车更是,不但两边停满,并且站前广场边缘路牙上也是满满一排,乘客打车到来下车入广场,首先是要见缝插针般走过这一排非机动车;
比如,中间广场看似宽敞,中轴线上从上海路入口的“贺兰巍然长河不息”刻字,到马兰花雕塑,又到“祝贺鼎”,再到凤凰绿化造型加上“葡萄酒之都”的造型、两旁的二十一景图片展示等让广场显得端庄大气,可是却多了两个供人们休憩候车和休闲的大棚。一下把氛围感拉低了!
2、很久没到银川火车站了,发现南北多了两座商业楼,这让威记觉得有些多此一举,因为把地下商业广场利用和打造起来不更好吗?
比如从马兰花雕塑底下开始由东至西整一个下穿隧道直达地下商业广场,然后地下商业广场再往西进候车大厅,往南过停车场和银川西站,往北则到上海西路。同样的,新通道东出口也可以引到地下商业广场里。
简单来说,就是打造地下走廊,把如今地面上看得到的交通和商业全放到地下。这样地面更干净整齐,而人们往来火车站首先不用夏天被晒,冬天被冷,更不用出站就能实现交通自由!最为重要的是,这样人气有了,整座商业广场就能活起来了!不像现在,商业广场两边都远,流动摊贩满广场转悠,人流被分这么散,哪里有聚财的意思?
有人说,那样改造代价太大,但是跟如今比,明显优势多很多!这就看怎么考虑了!
3、整个站前广场很大,可是,中间一条广场大道,就像是把广场“腰斩”了一般!如果能让车流下穿到地下商业广场以及配套的停车场设施中,整个广场围成一个整体,那么就更美了!其实,银川火车站也完成了一个环型通行结构,可以在交通上实现优化。
4、银川火车站南北两头的下穿隧道让人一言难尽。南边的老隧道机动车
没什么,但是非机动车道窄,非机动车和行人错身都要小心翼翼;而北边的下穿隧道,机动车道杠杠的,非机动车道宽和行人没冲突,可是却是砖铺路,颠簸不堪,更要紧的是,两边非机动车入口在马路牙子上,那叫一个不显眼和不规范,更没有非机动车道的样子!
给人一个感觉,就是重视机动车的交通,对于行人和非机动车来说,则是比较随意!
5、西边的老车站,如今还在落寞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重新启用?其实,新通道的西出口如果安放在老车站,然后老车站打造成一个怀旧的博物馆或者展览馆,让人们能够更深刻感受到银川交通的历史变迁,同时也能更深刻了解银川的历史,这不更好吗?
时代在变,但是银川火车站的窗口功能没变!对吧?
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银川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