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晨光刚漫过天坛的红墙,我攥着袋坚果往古柏区走,还没等找着长椅,裤腿就被轻轻碰了一下。低头看时,一团棕褐色的小毛球从我眼前一晃而过,站在离我2米左右的地方,正仰着脑袋,圆溜溜的黑眼睛直勾勾盯着我手里的袋子,尾巴像把蓬松的小伞,还故意晃了晃——这天坛的松鼠,胆子竟大到主动“拦路”了。
原以为野生松鼠该怕人,可天坛的小家伙们显然没这规矩。它不怕人,旁边有位大爷举着手机拍照,镜头都快贴到它脸上了,它也不躲,反而叼起一颗坚果,转身就跳上旁边的石阶,蹲在那儿捧着坚果啃,腮帮子鼓得像塞了两颗小汤圆,偶尔抬头瞥一眼镜头,那神情倒像是在说“拍吧,记得把我拍好看点”。
往后走,这样的“大胆时刻”更常见。最让我惊讶的是有个小男孩手里攥着半根玉米,正蹲在地上画画。一只松鼠悄悄绕到他身后,趁他不注意,一口咬下玉米粒就跑。小男孩又气又笑,追了两步,它立马爬到不远处的树干上,把玉米粒放在爪子里啃,还时不时探头看男孩有没有追过来,一点没把“偷粮”当回事。男孩索性把剩下的玉米掰成小块放在地上,这下可好,瞬间围过来三只松鼠,你争我抢,连落在地上的碎屑都要扒拉半天,完全无视周围的游客。
后来跟常来天坛的大爷聊天才知道,这些松鼠在这儿住了好些年,游客们从不伤害它们,久而久之,它们就把这儿当成了“自家院子”,见了人不仅不躲,还学会了主动讨食。看着古柏间窜来窜去的小身影,我忽然觉得,天坛的美不止在红墙黄瓦、古殿穹顶,更在这些不怕人的松鼠身上——它们的“肥胆”,其实是人与自然最温柔的信任,是这座古老园林里,最鲜活、最可爱的烟火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