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初秋天气,星期六的闲暇里,我忽然起了游兴,便独自往西咸新区的唐顺陵去了。
这顺陵并非寻常去处,乃是武则天为母亲所建的陵墓。向来少有人至,我亦不甚了了,只是偶然在书中瞥见,便生了探访之念。车行渐远,城市的喧嚣渐次隐退,窗外掠过的是初黄的树叶与尚绿的田野,交杂在一处,显出几分秋意。
抵达时,已是午后。陵园门前冷落。入门处,一条石径蜿蜒向前,两旁松柏森然,倒把秋阳筛得细碎,斑斑驳驳地洒在道上。
神道两侧的石刻,虽经千年风雨,犹自巍然屹立。石狮、石马,默然无语。那石狮尤其雄健,鬃毛卷曲,目如铜铃,仿佛随时会发出一声怒吼,震破这秋日的寂静。细看石雕的纹路,已被岁月磨去了棱角,却仍不失当年的气派。想是武氏为母立碑,自然要极尽雕琢之能事,以显孝心与威仪。
向前行去,便见一碑,可见“顺陵”二字。碑石被秋阳晒得微温,以手抚之,竟似触到了历史的余温。不远处有一土冢,不甚高大,上面长了些杂草,在风中微微颤动。这便是武则天母亲的安息之所了。
我站在冢前,四顾茫然。想那武则天,一代女皇,翻云覆雨,却也将一片孝心寄于此地。人世间的权势荣华,终究如过眼云烟,唯有这坟冢留存至今,教后人凭吊。秋风过处,树叶飒飒作响,似在诉说那些早已湮没的往事。
陵园角落里,有几个老农蹲着抽烟,闲谈今年的收成。他们对于这陵墓的历史,似乎并不甚关心,只当作日常生活中的一个背景罢了。历史之于平民,原不如一餐一饭来得实在。
三时许,我缓步而出。回首望去,整个陵园宁静而肃穆。那些石兽依然静静地守在那里,已经守了一千多个春秋,还要继续守下去。而人世间的兴衰荣辱,于它们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中华新闻网晨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