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编辑:红墨
最近几年,旅游业发展的十分迅速,不光年轻人想出去看一看,就连很多中年人也会带着家人一块出去旅游,散散心。
自然而然旅游地成了大家最关心的难题,感觉每个地方都很特殊,都有着不一样的美景,到底该在什么季节去哪个地方,才会拥有一段快乐旅途呢?
今天就从很多知名的景点中,挑出来几个克什克腾旗的美丽景色给大家分享一下。
在秋色中,来乌兰布统草原邂逅一场秋日的童话;在冬雪里,去达里诺尔湖畔感受雾凇景观的震撼。
在阳春的季节,这里漫山遍野的杜鹃,仿佛在说——“塞北的春天,从来不会缺席”;在仲夏之季,这里位于大兴安岭最南端,是自然界的“天然空调”。
内蒙古赤峰有个叫克什克腾旗的地方,光听名字可能有点绕,但去过的人都说这里是“把内蒙古美景装进口袋”的地方。
它藏在内蒙古高原和大兴安岭、燕山余脉的交界地带,面积比两个北京市还大些,住着蒙、汉、回等10个民族的人,当地说的“苏木”就像咱们常说的乡镇,“嘎查”就是村子,是个带着独特草原风情的地方。
之所以能装下内蒙古大半美景,全靠它东高西低的地势。
从东边往西边走,先是郁郁葱葱的森林,接着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再到点缀着沙丘的沙漠,草原、湖泊、山地、裂谷全都有。
秋天去西南部的乌兰布统草原,草色从绿转黄再染点红,像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当地人说这是“秋日的童话”。
冬天站在达里诺尔湖边,岸边的树挂满冰晶,风一吹簌簌作响,雾凇景观能让人看呆。
春天更不用提,漫山杜鹃开得热闹,谁说塞北没有春天,这里的春天比别处更有劲儿;夏天躲进这里,大兴安岭最南端的凉意裹着草木香,比空调房舒服多了,妥妥的“天然空调”。
不光有景,这里的“宝贝”也多,达里诺尔湖被叫做“百鸟乐园”,每年春秋两季,丹顶鹤、白天鹅一群群飞来,是北方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湖边的砧子山还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站在山上看湖,像看一块嵌在草原上的蓝宝石。
当地养的双峰驼特别壮实,产的驼奶每天能收上千斤,做成的驼奶制品在网上很受欢迎,这里也成了“小驼乡”。
还有那片叫克什克腾石阵的地方,石头造型奇奇怪怪,科学家说这些石头是一亿多年前岩浆冷却后形成的,踩在上面像走在“地球的记忆里”。
当地人的日子也透着股烟火气。老油坊里,120多年的油锤“砰砰”响,用元代就有的法子榨亚麻籽油,这手艺是省级非遗,汉族、蒙古族村民一起干活,油香里全是热闹劲儿。
冬天最热闹的要数达里湖冬捕,渔民们穿着厚棉袄,在结冰的湖面上凿洞下网,一网能捞起不少华子鱼,这鱼在半咸的湖水里长大,炸着吃特别香,冬捕仪式敲锣打鼓,比过年还热闹,这习俗也被列入了非遗。
现在这里不光靠美景吸引人,还建了大型风电场,是全国风电装机最大的县,去年春天还投用了国内最大的单机陆上风电项目,风车在草原上转着,成了新风景。
克什克腾旗的好,在于它把自然、文化和日子揉在了一起。既有上亿年的地质奇观,也有代代相传的老手艺;既能让游客看遍草原、森林、湖泊的美景,也能让当地人靠着这些“宝贝”过日子。
它不像有些景点只靠脸蛋吸引人,而是用骨子里的丰富和鲜活,让人来了就忘不掉。
往后再想找个能看遍草原四季、还能感受烟火气的地方,不妨来这里走走,毕竟能把自然的神奇和生活的热闹装在一起的地方,真不多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