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城区精心打造、备受瞩目的年度文旅盛事——第二十四届什刹海文化旅游推广活动日前启幕。本次活动将持续至10月底,通过文化探访、户外音乐会、文旅市集、国际交流及“酒店+”“票根+”促消费等多元活动,打造全域沉浸式文化消费体验,持续提升西城区文商旅融合发展品牌影响力。
紧扣融合趋势,多元活动满足多样需求
本届什刹海文化旅游推广活动以“畅游魅力西城 浸享古今潮韵”为主题,精心策划各项活动,全方位满足不同群体需求,持续为市民游客提供“全时、全龄、全域”的文旅新选择。
其中,文化探访串联西城历史地标,发布深度体验路线,带游客触摸老城文脉的温度;户外音乐会从民乐国潮到轻户外民谣,用音符编织城市记忆,让艺术融入烟火生活;“文化科技潮集”汇聚非遗、老字号、文创、美食等潮流元素,打造“可逛、可玩、可买”的消费场景;国际交流面向国际游客设计专属体验,以文化为桥促进文明互鉴,有效提升入境游消费吸引力;促消费活动推出“酒店+”“票根+”联动优惠,激活“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潜力。
国潮音乐与创意市集,带来“轻户外”松弛感
活动紧扣入境游、夜经济、银发经济、甜蜜经济等热门消费场景,创新推出“浸享西城”六大沉浸式主题文化旅游线路产品。线路设计以“漫步+骑行+夜跑”潮流体验为贯穿主线,覆盖历史街区、文化地标、网红商圈等多元场景。同时特别邀请外籍人士、中老年人、新婚夫妇、亲子家庭等特色客群参与,开展小而精、小而美、小而深、小而优的深度体验探访活动,通过差异化服务满足市民游客的多元需求。
作为本届推广活动的核心单元之一,第二十四届什刹海文化旅游推广活动暨2025年西城区“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文化科技潮集”日前在西外文化休闲广场活力启幕,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集文旅推介、多元体验、展示售卖于一体的文化与科技交融的盛宴。特色餐食飘香四溢,文创手作精致吸睛,科技互动装置趣味十足。
“当民乐遇见国潮”户外音乐会也是全场亮点。琵琶与流行音乐碰撞,二胡搭配现代编曲,传统民乐以全新形式焕发活力;傍晚时分的“露营时光”音乐会则换上轻盈“滤镜”,民谣吉他伴着秋风,让市民游客在广场上享受“轻户外”的松弛感。
为满足集章爱好者的“仪式感”,不管是西城邮政的熊猫主题系列印章,还是北京银行前门文创支行带来的中轴线主题印章,在活动中集下的一枚枚印章,不仅是一份纪念,更成为连接市民游客与西城文化的“情感纽带”。
两大促消费活动,提升丰富体验感
据西城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活动全新推出“酒店潮宴·夜宿西城”和“票根别丢·礼遇西城”两大文化消费促进举措:一方面,聚焦夜间经济与品质住宿需求,整合区内酒店资源,推出主题下午茶及特色房型,通过“住宿+”的联动模式,提升夜经济消费活力,让市民游客在夜游、夜食、夜宿中感受西城的别样魅力。另一方面,联动演出票、景区门票等与住宿餐饮服务,市民游客凭票根可享折扣优惠、延迟退房等专享权益,通过“票根经济”延伸消费链条,进一步提升活动体验感。
活动延续往届国际特色,聚焦全球视野强化交流合作。邀请外籍大V体验中轴线新空间,拍摄“24小时潮玩西城”短视频,聚焦便捷支付、离境退税、酒店住宿等国际化场景;邀请中外青年,包括入境游外籍交流团、外籍游客、外籍留学生、中国大学生等,参与主题线路探访,设置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带领外籍嘉宾感受西城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魅力。同时依托多语种、多平台、多形式传播矩阵,向世界展示西城古今交融的文化魅力,助力中外文化交流与入境旅游消费推广。
作为西城区持续打造的重点文化旅游品牌,什刹海文化旅游推广活动已成功举办二十三届。本届活动通过“活动创新化、内容精细化、传播国际化”三大升级,进一步搭建文商旅资源展示交流平台,既是展示西城区文商旅融合发展成果的窗口,更是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激发文旅消费潜力的重要实践。活动将持续至10月底,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贯穿金秋的全域文旅盛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