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庙宇立于险峰,一步一景皆历史
清晨七点半,我站在了神木二郎山的东门口。晨光洒在蜿蜒起伏的山脊上,映照出这座海拔1082米山峰的雄奇轮廓。山体中部两处凸起,状如骆驼双峰,当地人称之为“驼峰山”;而从某个角度望去,又似文人案头的笔架,故明武宗朱厚照曾赐名“笔架山”。
我知道,这一天,我将漫步在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卷中。
壹:地藏洞探幽,穿越明代时光
进入景区,我首先来到地藏洞石窟。这座始建于明代正统年间的佛庙,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洞内藻井石雕以道家八卦符号为中心,衬以龙凤图案和佛座莲花,造型生动逼真。
站在洞前,我仿佛看到明代工匠精心雕琢的身影,听到昔日为亡魂超度的诵经声。石窟凉爽宜人,是夏季避暑的好去处,也是了解二郎山宗教文化的第一站。
贰:山脊寻踪,百庙悬于刀背
从地藏洞出发,我开始沿山脊行走。二郎山最令人称奇的是,在前后仅1公里多的山脊上,竟因地就势、错落有致地分布着100多座殿、庙、亭、阁。
我依次经过八仙洞、浩然亭、二郎庙、诸神殿、三教殿、倒坐观音殿。这些建筑多为砖木结构,采用歇山、硬山等多种形制,覆盖布瓦,门面檐头油漆彩绘十分考究。
最惊险处在山脊中段,小路仅有1米宽,两侧是百丈峭壁,行走其上宛如在刀背上行走。站在这里眺望,窟野河与秃尾河在山前交汇,雄伟的长城穿行于山后,神木城全景尽收眼底。
叁:三教殿与浩然亭,感受文化融合
三教殿是二郎山上最大的庙群,占地360.4平方米。这里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道光年间改为护国寺,民国二十三年重修为三教殿。殿内东、西壁的明代彩绘壁画——“东山全景图”和“西山全景图”令人叹为观止。
浩然亭则承载着近代历史记忆。这座建于抗日战争时期的石窟,四壁凿嵌有抒发抗日报国的诗文碑,亭额为抗日名将何柱国所题“天地正气”四个大字。站在这里,既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也能体会到近代爱国将领的豪情壮志。
肆:神话传说,让山石有灵性
在游览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关于二郎山的美丽传说。
最著名的是天神杨戬担山赶太阳的故事。相传杨戬从陕西担了两座山,准备给神木城西和城北各放一座作为屏障。过黄河后问一位老大娘能否在太阳落山前赶到神木,老大娘说“到不了啦”,杨戬一气之下说“人到不了,我的头也要去”,于是使了神威,其头飞来神木城西北化为二郎山,身躯化天台山。
还有一说是很早以前,北方沙漠中一只巨大骆驼到此处喝水,两条河的水被喝完后仍不解渴,最后渴死于此,身躯化为驼峰山。这些传说为二郎山增添了神秘色彩,让每块石头都仿佛有了灵性。
伍:实用攻略,助你规划行程
门票与开放时间:成人票20元,儿童/学生票10元。景区今日已闭园,明日07:30-18:00开放。
最佳游览时间:四季皆宜,但夏季和秋季气温适宜,是比较好的游览时间。神木日照强烈,最好在早晨8点前或下午6点后爬山。
交通指南:
- 公共交通:从榆林汽车北站坐车去神木,在神木可乘坐2路/8路在体育中心站下车,步行1.3公里到达;乘坐4路在二郎山风景区站下车,步行约841米到达;乘坐10路在骆驼峰站下车,步行约2.0公里到达。
- 自驾:导航至神木二郎山景区,景区有停车场。
游览路线推荐:游服中心—正门—仁佑广场—祈福长廊—浩然亭—二郎庙—二郎神泉—龙母庙—诸神殿—仙家庙—三教殿—倒坐观音殿—文化展厅—游服中心。全程游览时间约1.5小时。
必备物品:夏季暑热,需带好防晒用品和水。有时山上风比较大,攀爬台阶时需注意安全。
结语:一日遍历千年
夕阳西下时,我站在二郎山最高处回望。山脚下神木城华灯初上,现代城市的繁华与山上古老庙宇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
二郎山之美,在于山势的险、峻、奇与释、儒、道三教合一的宗教景观浑然一体。这里不仅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更是一本立体的历史教科书,记录着从明代至今的沧桑变迁。
如果你来神木,一定要花一天时间给二郎山。这座“陕北小华山”不会让你失望,它会用险峻的山路考验你的意志,用精美的古建筑奖励你的努力,用深厚的历史文化滋养你的心灵。
离山回望,二郎山在夕阳中宛如一幅剪影,仿佛真是天神放在人间的一架巨大笔架,书写着天地间的壮美诗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