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大型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一行漫步在和田市团城巷道。巷道两旁廊檐彩画点缀其间,窗棂花饰独具韵味,特色小吃香气扑鼻,游客们三三两两穿行其中,时而驻足拍照,时而循着香气走进一家家小店。
“和田团城地处市中心,因地理布局呈中心发散、街巷环绕之势,被形象地称为‘团城’,寓意‘团结之城’。”和田玉都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佳佳介绍。
而在2016年以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房屋多为夯土、砖木结构,设施陈旧且暗藏安全隐患。
从夯土旧巷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田团城“蝶变”的背后,蕴藏着科学规划与民生保障的双重“密码”。
“我们将团城定位为特色风貌突出、文化魅力独特且集传统商业居住与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区。”和田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英路告诉记者,“在改造过程中,我们遵循‘一户一设计’‘一街一规划’原则,先从基础设施破题,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屋内布局则充分尊重居民意愿,既保障‘住得安全’,又能支持民宿、餐厅等新业态发展,让这一改造工程真正惠及民生。”
2016年7月,团城改造一期工程启动。4429万元资金精准投入,2.3万平方米房屋焕新升级,供水、排水、电力等管网全面更新,巷道铺装同步提质……2018年3月,全新的团城正式“开门迎客”,昔日夯土旧巷就此开启发展新篇。
居民阿米娜·吉力力是团城改造的直接受益者,如今,她的家是一座带花园的三层木雕楼。“你看,这院里明亮通透,葡萄藤爬满支架,开花结果时满院飘香。”2021年,阿米娜·吉力力将院子改造成“葡萄园”民宿,每间房子都具有独特风格,旅游旺季时“一房难求”。“一年收入超10万元,现在天天有游客来,热闹极了!”阿米娜的笑容里满是幸福。
土生土长的和田人凯迪尔丁·穆海拜提,则在团城新生中找到了传统手艺的新出路。“团城改造之后,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我便开了这家小店,主要销售和田地毯。”凯迪尔丁高兴地和记者分享道,“现在,店里的生意越来越红火,线上订单也不少,每月收入近万元。”
今年以来,和田团城已接待游客12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6875万元。如今的团城,特色美食、工艺文创等各式各样的资源被有效激活,让这里焕然新生、充满活力。(谌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