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蒙山农家民宿,可仰望星空、听犬吠鸡鸣,白天赏景体验农家生活,春夏秋冬景致各异。尤其是这里的民宿既美观又舒适,为蒙山之旅增添了独特韵味,孩子一到假期就吵着要来……”9月20日,来自江苏的游客张先生站在山东省平邑县柏林镇“云溪花间”民宿的观景平台上,感慨地说道。
国庆假期未至,民宿订单先热。据了解,平邑县蒙山龟蒙景区、九间棚景区和水浥田园等主要景区的民宿在国庆期间基本订满。游客来到平邑优先预订民宿,已成为普遍选择,带动游客过夜率提升约35%。今年暑期,精品民宿入住率超过80%,游客旅游模式正从“一日观光”转向“多日深度体验”。
平邑县旅游资源丰富。蒙山作为山东省第二高峰,其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位于境内,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著名的养生长寿圣地。4A级景区山东省天宇自然博物馆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博物馆”,同时也是全国和中国古生物科普教育基地。九间棚景区不仅山川秀美、乡村风情浓郁,还承载着闻名全国的“九间棚精神”和艰苦创业文化。
近年来,平邑县着力盘活乡村资源,大力发展民宿经济。目前全县已建成并运营民宿近百家,初步形成龟蒙、金线河、大洼、九间棚、水浥田园等多个民宿集聚区。它们如珍珠般散落在蒙山山水之间,成为平邑一张张闪亮的旅游名片。
“云端”相约、栖居农家,游蒙山、品美食、住民宿已成为众多游客的必选体验。目前,环蒙山一带拥有61家精品民宿、1327间客房、2485个床位。位于蒙山主峰东部金线河民宿集中区的崔家峪村、张里村、西山神村、李家石屋村等村庄共有21家民宿,多由闲置农家院、老石头房改造而成,保留了沂蒙传统石屋的斑驳质感。周边山峰耸立、植被茂密、奇石遍布、溪水潺潺,环境优美,沂蒙乡村特色鲜明。不同于由农家院改造的民宿,获评“国家甲级民宿”的富泉山居民宿,其石屋石院多为新建:石墙沿用当地古法垒砌,青瓦与山色相映成趣,浓郁沂蒙风情流转于一砖一瓦之间;室内则配备空调、地暖、智能卫浴等现代设施,让游客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乡愁中,享受舒适便捷的居住体验。
“山光物态森舍”“沂蒙山舍”“取舍”“康谷温泉”“忆香居”……漫步蒙山深处,一个个诗意的民宿名字,如同纽带将自然、人文与住宿体验紧密相连,未入其院,已生向往。目前,平邑已形成近百家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的民宿,其中包括国家甲级民宿1家、五星级民宿5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16家,27家入选临沂市“沂蒙乡愁”民宿名单。从最初的“缺乏标准”到“规范运营”,从“零星分布”到“品牌集群”,蒙山民宿正以高标准服务擦亮“沂蒙民宿”金字招牌。
民宿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精准赋能。近年来,平邑县专门出台支持精品旅游民宿发展的专项政策,从资金扶持、土地保障、人才培育等多方面为民宿产业“保驾护航”。县里成立工作专班,针对民宿建设中的土地审批、利益协调、运营人才短缺等痛点,制定专项管理办法,逐一扫清障碍。同时,平邑鼓励民宿结合自身特色举办丰收节、伏羊节、亲子采摘等活动,开辟体能拓展基地,打造全国慢性病康复与劳模疗养基地,积极探索“民宿+农耕”“民宿+户外”等特色体验模式,有效提升游客重游意愿。
为提升服务层次与品牌影响力,平邑县还引入“大乐之野”“飞茑集”“听涧”等8家国内知名民宿品牌,借力“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品牌,与“花筑”等平台深度合作,增强线上曝光,叠加品牌效应与平台引流,成功吸引长三角、京津冀等远端客源市场。
平邑民宿产业的迅速崛起,激活了大量乡村闲置资源,成为乡村振兴的“活力引擎”。李家石屋村因特色民宿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富泉村凭借民宿经济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多个村庄跻身“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以往偏远的山村正蜕变为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样板”。
随着民宿产业兴起,就业与增收效应持续显现。村民通过线上“一键发布”民宿周边的风物美景,于大山深处“在线接单”,客源不断。当地群众通过入股分红、务工就业、农特产品销售等方式,深度融入民宿产业链,开辟增收新路径,共享生态旅游发展的丰硕成果。
(大众新闻见习记者 王楠 通讯员 孙兆军 李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