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岛在厦门湾里头,主体岛离厦门市区10公里左右,最靠近的角屿退潮时距离大陆的白哈礁才1.8公里。岛屿总面积151.65平方公里,像个东西长南北窄的形状,东宽西窄,总长20公里,最高点太武山海拔253米。
地形多丘陵和湾岸,土壤主要是砂土和红壤,不太适合大规模农业,年平均气温20.8摄氏度,冬天干冷,春天多雾,年降雨量1049毫米,但蒸发量高到1680毫米,半干旱状态让岛上资源有限。
金门县管辖12个岛屿,包括大金门、小金门、大胆、二胆等,还代管乌坵乡。居民多是闽南人,说金门话,和台湾话能互通,人口结构里老人多,年轻人少。
岛的历史得从晋代说起,那时候苏、陈、吴、蔡、吕、颜几姓人家因战乱迁来定居。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设金门守御千户所,正式叫金门。南宋时朱熹在燕南山办书院,岛上文风兴盛,人称海滨邹鲁。清代中后期,很多金门人去南洋或日本闯荡。
1915年设县,1937年日军占领,1945年光复。1949年后进入军管,1953年恢复县政府,1958年八二三炮战是岛上最激烈的军事冲突,那场仗打了几个月,国民党守军和解放军对峙,伤亡惨重,但金门没被拿下。
1979年炮击结束,1992年解除临时戒严,从军事前沿慢慢转成旅游地。
金门的位置太特殊,夹在两岸中间,历史上就是战略要冲,现在也影响着岛民的日子。
到2025年8月,金门人口户籍总数14.36万,但常住人口只有5.6万左右,密度每平方公里918人。
很多人把户籍迁来享受福利,但实际在外地工作,幽灵人口达8万多。
岛上老龄化严重,年轻人外流到台湾本岛或大陆找机会,劳动力短缺成了大问题。
居民生活靠着两岸交流维持,医疗教育资源有限,基础设施比台湾本岛落后。
水电通讯需要完善,缺水是老难题,2018年大陆从泉州围头湾铺海底管道供水,到现在已供4300万吨,占金门用水八成以上。
这事让岛民感受到两岸的实际联系,不少人说,没了这水,日子难过。
人口减少也影响社会活力,宗族势力强,几大姓家族的宗亲会还在选举中发挥作用。
经济上,金门不比台湾本岛发达,主要靠旅游和服务业撑着。
工业有高粱酒,产量占台湾市场的75%,金门菜刀用旧炮弹壳锻造,也成特色产品。农业渔业受自然条件限,发展慢,进口货多从大陆来,价格低。
旅游是支柱,2014年两岸客运量150万,2015年起大陆游客可现场申请入台,促进了发展。但2019年后两岸形势影响,陆客减少,2024年恢复但手续多。
2025年上半年,小三通出入境超55万,增长50%,5月1日单日入境2465人,总5215人。岛上景点多,金门古城建于明嘉靖年间,有南中北门和土城,游客能登墙看古风。东湖风景区2000亩,原始森林和湿地为主。
双塔灯塔对称,海滨夜景亮眼。美食有芋头饼,用本地芋头、猪肉、辣椒做,还有肉圆、麻油鸡、牛肉面、炒米粉。民俗丰富,布袋戏是非遗,木偶表演生动。三月十五玉德宫庙会有龙舟竞渡、花车巡游、舞狮。
历史遗迹如弹坑、防空洞还在,提醒大家战争痕迹。金门国家公园1995年成立,护着文化和自然资源。
2025年暑期,金门推“亲子嘉年华”,有亲子体验游、海岛生活节、艺文特区音乐季、金湖海滩花蛤季,吸引家庭游客。民宿业者盼更多两岸交流,陆客来感受风土,增进了解。
两岸关系是金门岛上绕不开的话题。
岛离大陆近,2001年小三通开通,厦门到金门船半小时就到,方便民众来往。2012年建海底通信电缆,2015年开放刘五店航道。2025年,海峡论坛在厦门办,金门团组是副处级主管,历年最低,显示交流有障碍,但小三通仍热络。
2月金门近海快艇翻覆事件,4名大陆船员落海2人亡,海巡追缉相撞,后不起诉但大陆不接受,默契失效,海空界线紧。3月国台办发布会谈观光逆差6922亿新台币,批民进党阻挠交流。5月发布会提两岸青年活动,如鄂台师生交流、甘肃征文大赛、福建抗战展。
金门居民看法复杂,有人觉得夹在中间无力,有人盼和平发展。岛上年轻人深感无助,地缘政治焦点让生活蒙阴影。
但交流继续,大陆援助基建医疗,每年海峡两岸青年艺术节办,医疗团队来检查、疫苗接种、送药品器械。综合保税区投资,推动贸易融合。灾时大陆提供救援物资。金门成两岸窗口,经济融合深,但历史遗迹提醒和平不易。
未来,岛上盼更多产业,吸引年轻人回流,推动农业渔业升级。
两岸融合示范区2023年推21项措施,以厦门福州为基,促金马融合。
参考资料
台海观澜|从金门看两岸,冰火两重天 经济观察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