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行第三日的计划是夜宿白银市景泰县,但到下午三点时还在青铜峡镇,本来可以从这里直接走乌玛高速进入中卫市城区,但在中宁县东边还有座鸣沙洲塔,是国七,这个名字也非常吸引人,很浪漫,于是绕行京藏高速,走了一个小时,来到了这座古塔。


中卫市中宁县鸣沙镇这个位置地近黄河,处在三角洲上,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西枕黄河,人马行经此沙,随路有声,异于余沙,故号‘鸣沙’”。鸣沙洲塔位于鸣沙镇鸣沙村的安庆寺遗址内,是一座始建于西夏时期的古塔,但经过修复,少了古意,并没有传说那般耐看了。

鸣沙洲塔,原名永寿塔,是安庆寺内的主体建筑,始建于西夏时期。到了明嘉靖四十年(1561),发生大地震,寺庙殿宇连同古塔都被震塌。至隆庆三年(1569)开始募捐重建,至万历八年(1580)才竣工,仍名永寿塔。但到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西北地区又发生了大地震,古塔上半部分塌毁。


如此这般,直到1985年5月,才重新修缮鸣沙洲塔,恢复上半部分,至当年9月完工。1988年,又按照原安庆寺的结构,重建了天王殿、大雄宝殿﹑配殿﹑禅堂、净室等仿古建筑。

现存的这座鸣沙洲塔,主体仍为明代建筑。为八角13级楼阁式砖塔。整体坐落在一个1.5米的夯土台上,六层以上已塌毁,残高约27米,1985年修复后高度为42米。塔身底层高6.64米,底边长3.14米。往上逐层收缩。每级塔身都以叠涩砖作挑檐,檐下每面正中与转角处饰以斗栱,檐角挂有风铃,面南辟有高1.65米,宽0.65米的券门可通塔室。室内原有木梯,可逐级攀登远眺。(宁39,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写于2024年12月30日)
本页图片、文字、视频为“乌何有之乡大树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搬运或他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