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的秋,好像比往常来得更早一些。
尽管还是满城葳蕤、偶有蝉鸣,尽管儿子在阳台种下的满满一排的农作物长势正浓,而我在临窗静思时,却已然能感知凉风袭来的寒意与忽然入世的清醒。
秋天真是一个复杂的季节。天色晴好时,你会觉得秋高气爽,万物沉静,澄明得不似人间所有。这时候,忍不住想要走进自然里去,去爬山,去徒步,与天地共呼吸,尽情感受空气里独属此时的爽利。然而天一转阴,便顿觉四下弥漫着一股萧索之气,尽是落花流水,秋雁离行。竟如人生行至半途,蓦然四顾,只见前路苍茫,后路已远,不免生出几分彷徨与怅惘。
城市四季的变幻,总是后知后觉,长年常青的绿植透露着一股精致的木讷与迟钝。如果在乡野,应是第一时间知晓秋日的到来吧!那些日渐垂首的稻穗,满捧金珠的玉米,绷紧肚皮的豆荚,尤其是缀满枝头的硕果,绛红深黄,纵横交错,无不直白地诉说着秋日的丰盈与美好。
我曾在夏日见过这些果实。那时的它们,尚是隐在枝叶深处的青涩小团,怯生生地拥在一处,仿佛自知还未到面世的时候。然而一场暴雨后,它们便不免遭些折磨。有的还未来得及体味成熟,便被打落在地,腐烂消殒,成了蝇虫的食粮;有的虽勉强挂在枝头,却已伤痕累累,凹凸不平地刻下了风雨肆虐的痕迹。待到酷日当头,伤口处几乎要渗出苦汁来。几经这般周折,竟不知何时才是尽头。
最苦的莫过于石榴。它先是默默地膨胀,果壳日渐坚硬,内心却积攒着无数晶莹。在日晒雨淋中煎熬。许多石榴即便半边已被虫蛀,余下的部分也在拼尽全力地鲜红,仿佛要将所有的生命力都灌注到那尚存的半壁江山中去,悬在枝头,始终不肯坠落。
而今秋风起时,一切都有了结果。那些曾经凹凸不平的苹果,也都染上了均匀的红色,仿佛往日的伤痕都化作了独特的花纹;石榴也终于裂开了口,露出一排排晶莹剔透的子实,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宝石;柿子也软了,摘下来,剥开皮,吸一口蜜甜的浆液,竟尝不出一丝往日的涩味。
待到采摘时节,那些曾经饱受折磨的果子,都得了本应的归宿——有的被酿成美酒,有的制成干果,有的直接送入渴盼的唇齿之间。譬如此刻,儿子趴在飘窗上,一边用勺子挖着玻璃碗中自己剥好的石榴籽送入口中,一边津津有味地翻阅着自然杂志。午后的斜阳勾勒着他专注的侧影,连同石榴籽的熠熠闪耀,为他披上了一层静谧的光环,凝成了一幅最祥和舒展的秋日油画。
岁月惠人,再多舛的人生,也终会等来生命馈赠的平息与安宁。就像原本以为要殒命今夏的我,此时亦与他同框同光。
你看,所有曾经看似没有尽头的蹉跎,其实都在暗中积蓄着答案。正是那些风雨蚀刻的疤痕,日光炙烤的苦汁,虫蚁啃噬的创口,一点点地改变了果实的内里,酿出了秋日的甘甜与小满。
风定疏荷,万物归藏。盛大的丰收后,迎来的便是秋日的静默。但这静默从不是虚无。它是大地在吐纳之间的一个悠长停顿,是生命乐章中一段蓄势的间奏。它让我们相信,所有深刻的结束,都在这无声处悄然孕育着下一个崭新的开始。
今日秋分,当季节行至此处,愿你我内心亦能获得一份秋分般的澄澈与平衡,在渐深的寒意里,守护好内心的温暖与明亮,一起静待春信,共赴新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