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23日电 (记者 何蓬磊)重庆市渝中区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此前印发的《渝中区打造历史人文传承新高地 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进行政策解读。
作为重庆“母城”,渝中区汇聚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岩精神,融合了“山城、江城、不夜城”的独特魅力。文旅产业作为渝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年接待游客超8900万人次,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到6.5%和8.6%。
资料图为洪崖洞璀璨夜景吸引中外游客。 记者 何蓬磊 摄
《行动计划》提出实施“14681”行动,即紧扣“打造历史人文传承新高地”一条主线,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先行区、西部文旅融合引领区、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区、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核心区四大功能区;提升都市旅游承载、母城记忆展示、红色文旅示范、体育演艺集聚、时尚娱乐引领和国际交往拓展六大功能,推进历史人文传承、文旅精品提升、产业能级提质、消费供给提振、市场主体培强、对外交流拓展、宣传营销提效行和服务效能优化八项重点行动,加快构建“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的大文旅格局。
渝中区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主任李真真介绍,未来三年,渝中区将重点从五大方面攻坚发力:
一是守护城市根脉,重点打造“九开八闭”古城墙、老鼓楼衙署遗址公园等十大人文景观,创新推出文物建筑社会认养机制,让历史建筑“活起来”。未来三年,计划新建一批博物馆、陈列馆,真正让渝中成为“一座可以行走的博物馆”。
二是提质景区体验,推动洪崖洞、李子坝等网红景点品质升级,推出“两江游”“非遗体验游”等十条主题线路。新创3个以上国家A级旅游景区,建成2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力争年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
三是推动产业创新,深入实施“文旅+百业”战略,推动文旅与商业、体育、科技、城市更新等深度融合。积极筹建渝中区动漫游戏产业园、文旅时尚产业基地,加快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力争文旅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
四是打造消费品牌,构建“渝中有礼、有品、有味、有趣、有Yeah”五大矩阵品牌,促进文旅时尚消费。同时,大力支持高品质演出、体育赛事、文化节会、艺术鉴赏等活动。
五是加强区域协同,深化与成都青羊、锦江等城区的联动,共同策划推出“锦渝满堂潮玩时尚游”等5条以上巴蜀文旅精品线路。在国际交流方面,离境退税商店扩容至100家,力争入境游客突破60万人次。
资料图为游客在重庆渝中区解放碑步行街游玩。记者 何蓬磊 摄
值得一提的是,渝中半岛还集聚了全部外国驻渝总领事馆,拥有史迪威将军博物馆等21处涉外历史文物旧址。渝中区政府外办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渝中区将通过保护利用外交外事历史文化资源、举办中外交流活动、加强国际传播等措施,推动历史文化与国际交往深度融合,将渝中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国际交往活动密集、交往内涵丰富、交往能级突出的靓丽“窗口”。(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