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国内外市场取得巨大成功,为四川、河南等地旅游业带来发展新机遇。影视剧将中华传统文化进行重新演绎,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助力文旅产业从“资源依赖”向“内容驱动”转型。
影视剧把抽象的文化符号具象化,对传统故事进行现代化重构,在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同时,赋予旅游目的地独特的文化标识。例如,《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主角不服输、不认命的精神内核为主线,将四川方言、三星堆青铜器等元素巧妙融合,在不破坏传统神话叙事结构的同时,为文化符号注入地域特征。
@南来北往
在影视剧等文化作品的影响下,文旅产业升级步伐逐渐加快,形成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文旅新生态。
首先,将“风景”转换为“场景”,培育消费新模式。“影视+旅游”摒弃了多以自然风光为核心资源的传统旅游模式,在保留自然风光核心吸引力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各类影视IP资源,对旅游场景进行二次加工,还原影视场景,让游客从“观景”转变为“入戏”,传统观光旅游模式由此转化为深度体验模式。例如,西安以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为蓝本打造沉浸式唐风市井文化街区,同时开设“唐食”、换装推理等多业态消费场景,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的深度融合。
@网络
其次,数字化技术赋能产业发展,催生文旅新业态。近年来,各地积极将VR、AR等前沿数字技术应用于“影视+旅游”项目,为文旅产业注入新动能。例如,数字文博平台山海APP与多名文物科普博主联动,从《锦绣芳华》中的屏风壁画、地毯道具上的宝相花纹等切入解读,同网友们一起解码传统文化知识、欣赏国风美学。数智技术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能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整合优秀文化资源,并将其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和服务,丰富旅客感官体验,为优秀文化的传承开辟新路径。
最后,影视IP与旅游深度融合,有助于构建多元化价值体系。在经济维度上,“影视+旅游”跨界融合是提升文旅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在文化维度上,优质的影视作品通过视觉效果传播传统文化,而线下旅游地的实地体验进一步强化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效能,推动了文化价值的升级。例如,电视剧《锦绣芳华》以盛唐牡丹文化为载体,对“牡丹经济”进行了深度赋能。山东菏泽作为“牡丹之乡”,为该剧提供了大量的精品牡丹,剧集播出后,菏泽牡丹迎来销售高峰,催花牡丹总销量与销售额均实现显著同比增长。与此同时,大量游客前往当地观赏牡丹,充分激发游客的消费需求,提升目的地知名度,延长文旅产业链,带动当地实现多元协同发展。

@沙漠出口
当前,影视IP已逐渐成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部分热门IP时效性较短,难以形成持续吸引力,影响文旅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影视+旅游”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缺乏对文化的深度挖掘。
“影视+文旅”的跨界融合如何发挥1+1>2的增值效应?通过资源互补和价值共创,打破时空限制和文旅产业边界,以创新塑造文旅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和新动能。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正在走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影视与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为全球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参考范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