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左黎韵
两江欢歌、白鹤振翅。9月20日晚,涪陵区2025白鹤梁旅游文化节启幕。伴随着激昂的旋律,明星演唱会在涪陵奥体中心激情开唱。台下,2万余名观众手持荧光棒,化作一片沸腾的海洋,将开幕式推向高潮。
2025白鹤梁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演唱会现场。涪陵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白鹤梁是横卧于重庆涪陵长江江心的一道天然石梁,仅在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枯水期显露真容,三峡蓄水后,便被永久淹没于长江水之下,成为长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一年一度的白鹤梁旅游文化节,如同一个传承千年的文化宝盒,在网络流量时代的聚光灯下徐徐开启。以节庆为“媒”,涪陵不仅展现出长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以文化赋能城市营销,奔赴一场产城融合、文旅共舞的金秋盛会。
以“节”为语讲好白鹤梁的长江故事
白鹤梁蕴含着怎样的人文底蕴?
“石鱼出水兆丰年”是涪陵当地一直流传的一句谚语。这是因为白鹤梁题刻上记录了自唐以来72个枯水年份的水位数据。古人巧妙地以18尾石刻鲤鱼作为水标,代表了长江上游“3—5年小枯、10年或数十年大枯、600年极枯”的水文规律。
“时平鸾凤见,石没亦是丰”;“鱼出不节用,年丰难为丰”……以题刻上的石鱼为意象,历代文人骚客在石梁上留下了约3万字的题刻,其中最为醒目的就是北宋大书法家黄庭坚所题的“元符庚辰涪翁来”七字。
为了扩大白鹤梁的影响力,早在2020年,涪陵便举办了首届白鹤梁文化节。“当时,文化节还只是个简单的区域性节庆活动,没有冠上‘文旅’的头衔,活动也只有一个简单的开幕式和围绕白鹤梁保护利用进行的研讨会,形式非常单一。”涪陵区文化旅游委办公室主任唐盈吟说。
从2023年起,白鹤梁文化节正式更名为白鹤梁旅游文化节,活动从每年的9月持续至11月,其间还将举办学术交流会、体育赛事、文旅促销等十余项特色活动。
随着活动规模的不断壮大,影响也愈来愈深。首届白鹤梁文化节只邀请到部分市级专家前来,而近几届的旅游文化节,不仅吸引了陕、鄂、川、黔、渝等周边省市参会,作为活动重头戏的白鹤梁研讨会更邀请到来自埃及、印度、斯里兰卡的国际遗产保护专家参会,围绕跨文明比较展开深度对话。
到今年,白鹤梁旅游文化节已举办了5届,今年的开幕式首次上演明星演唱会,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一场视听盛宴。节会期间,主办方还将召开泛巴地区文化研究发展交流会、全面升级白鹤梁半程马拉松,新增水上嘉年华活动,包括水上动力冲浪、桨板两江竞渡、800米畅游、摩托艇表演等项目。
“目前,白鹤梁旅游文化节是涪陵唯一一个获得国家批复的重大文旅节庆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它不仅是节庆活动,更是一场高水平的文化盛宴。”唐盈吟说。
以“节”为媒展开一段与世界的对话
“目前,我们正加紧对散落的水文资料进行重新整理编制,为白鹤梁题刻与埃及尼罗河水尺联合申遗提供文献佐证。”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馆长杨邦德说。
2022年,全国两会的一封提案引发关注。该提案首次提到将白鹤梁题刻与埃及尼罗河水尺联合申遗的设想,并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一年后,白鹤梁联合申遗项目启动。
“跨国联合申遗极具竞争力,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杨邦德说,仅仅是遗产申报范围的确定,就有好几种不同的声音。
譬如最初,就有不少专家建议,将长江上游水文题刻与尼罗河流域的尼罗尺进行打包,推动两流域内的系列水文遗产联合申遗。
“这看似极具冲击力,但实际上却没啥可行性。”杨邦德介绍,唐宋以来,长江干、支流共形成了1000多处水文题刻,尼罗河上也至少曾有20个尼罗尺,呈多点分布特征。随着时间推移,许多记载这些水文遗址的文献资料都已经损毁、丢失,重新汇总整理起来非常麻烦,而这些文献资料又是编制申遗文本的重要内容,将直接影响联合申遗的最终结果。
这几年,涪陵区以节会为媒邀请国际国内专家围绕水文遗址的意义、价值进行探讨,提高白鹤梁题刻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譬如,针对当前业界争论最大的,白鹤梁题刻与埃及尼罗河水尺两处遗址在当下有何联系这一话题,大会主委会就邀请专家们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展示研究成果,通过搜集太平洋、印度洋的洋流情况,探讨两大水文石刻在研究现代水文洋流气候变化中的科学价值,助力申遗成功。
以“节”出圈一座城市的流量接力
白鹤梁旅游文化节的背后,不仅是长江千年文化的走红,更是一座城市的流量接力。
“我很喜欢白鹤梁的文化故事,我觉得涪陵是一座很有底蕴的城市。”成长于北京的高新技术企业,鹏鹄物宇创始人李源说。
因为工作原因,他曾不止一次来到涪陵考察,也曾去过白鹤梁水下遗址博物馆,“通过石梁上的石鱼雕刻,就能预测水文,避免百姓遭受水患之苦,感觉十分奇妙。”李源说。
因为对涪陵有感情,又出于公司自身的发展考量,他决定将公司的西南总部设在涪陵。“未来,我们将投资3亿元,建设卫星物联网终端设备生产线,可为当地工业企业提供通讯信息服务,达产后协议年产值达5亿元。”李源说。
以节为媒,广邀客商、广结客缘,涪陵区把白鹤梁旅游文化节作为主IP、硬品牌来打造。在2025涪陵白鹤梁旅游文化节开幕式当天,涪陵区便成功签约了项目44个,协议总投资341.1亿元,项目涵盖先进材料、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汽车零部件、新一代电子信息等前沿产业。
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节会流量也进一步转化为消费增量。监测数据显示,开幕式当天,涪陵百汇广场等周边商业综合体营业额达82万元、环比增长39%。不少商家推出了“榨菜鱼”“榨菜火锅”等融合本地特色的创新菜品,备受游客青睐;白鹤梁文创雪糕、油醪糟雪糕、榨菜茶点、榨菜咖啡等创新个性产品满足了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创造了新的消费增长点。预计整个节会期间,涪陵将吸引游客超30万人次,带动综合消费收入突破5000万元。
“白鹤梁带着涪陵出圈、破圈,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前来打卡,如何接住这波客流、营销一座城市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涪陵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透过白鹤梁这扇窗,接下来,涪陵不仅要讲好长江文化故事,还将不断丰富旅游体验,做优旅游服务保障,把更好的体验和服务发酵成口碑,吸引越来越多的“头回客”变“回头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