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来临,趁着手头还有假,我第一次认认真真去陕西玩了一圈,讲真的,这一趟让我感慨万千。以前总觉得陕西跟咱甘肃差不多,毕竟都处于西北地界,可去了才发现,这俩省真不一样。
身为甘肃人,对陕西最深的印象就是兵马俑、大唐不夜城、羊肉泡馍和淳朴的民风,这次走了一遭,才发现陕西远不止这些,有5点疑问让我郁闷了好几天,接下来就跟大家聊聊。
疑问1:陕西人为啥这么能吃面食?
去陕西之前,我就知道当地的面食很有名,可没想到他们顿顿都离不开面食!从臊子面到油泼面,真是花样百出,让你吃一个月都不带重样的。关键是,陕西人吃面还特讲究,汤要浓,面要筋道,臊子要香,连辣子油都是秘制的。
并且,陕西的面条并不是单独登场的,而是会搭配其他美食。油泼面配上腊牛肉,臊子面要加豆腐丁和木耳,连胡辣汤也要配上焦黄的粉条,在咱甘肃,面条就是面条,哪有这么讲究?
疑问2:陕西方言咋这么多“嘞”?
在电视上听陕西话觉得很接地气,可现实中听过当地人说话才发现,这个“嘞”字太顺口了。“得嘞”、“走嘞”、“等会儿嘞”,句句都不离“嘞”字。
有趣的是,我到大唐不夜城附近买水,老板说:“娃娃,水要得嘞?”我秒懂他的意思,但总觉得少了点啥。跟陕西人打交道多了,我说话也下意识带上了“嘞”,朋友都说我怪怪的。
疑问3:为啥餐馆一到饭点就要排队?
陕西人对吃很在乎,并且特爱在餐馆吃饭,不管是路边小店,还是大餐馆,一到饭点就要排长队。即便是工作日的下午三四点,一些小吃店门口依旧排起长龙。
我们甘肃也爱吃,但习惯在家吃饭。我就想不通了,陕西人为啥这么爱在外面吃?
在陕西我在品尝美食之余,也接触到了很多美酒,陕西这边的酒很有特色,像绿脖西凤、太白酒等等,而且他们不仅爱喝本土酒,还喜欢喝外地酒,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这款南池翠N9。
此酒并非陕西特产酒,而是来自我国原酒之乡四川邛崃,浅尝一口,觉得口感不俗,我便好奇地在网上查找了一番,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这酒的原料只有5种谷物和水,通过自然发酵100天而成。
所酿的基酒还要在陶坛中窖藏9年,然后还会加入15年老酒调味,执行标准为优级。
厂家投产于80年代,因为产酒量大质优,在90年代末便被评为了八大原酒厂。
此酒的价位才百元出头,入口细腻甜爽,窖香馥郁,下咽甘冽绵柔,丝毫不输三四百的大牌酒。
疑问4:陕西的古迹为啥保护得这么完整?
陕西的名胜古迹很多,而且保护得特别完整。除了兵马俑、大雁塔之外,连小县城的一些古建筑的修缮也有人文气息,它们总能在市中心找到合适的位置,既不影响市容,还能彰显历史文化底蕴。
我们甘肃也有莫高窟、嘉峪关这样的著名景点,然而小一点的古迹却难觅踪迹。我就纳闷了,同样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省份,为啥陕西就能把古迹保存得这么完整?
疑问5:为啥当地人爱讲相声?
陕西的相声文化很兴盛,不光有专门的相声茶馆,一些小剧场也有相声演出。更厉害的是,很多年轻人不仅爱听相声,还爱组团说相声。
我们甘肃也有曲艺,但年轻人基本不感兴趣。我就纳闷了,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好玩的软件多得是,咋还有这么多人爱看现场相声?
以上就是我这趟陕西之行的疑惑,路过的陕西朋友们要是看到了,不妨给我解解惑呗,我在这里感激不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