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客户端报道 邢台市信都区是河北省太行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曾在这里的浆水镇一带办学,前南峪是抗大总校所在地。如今,这里接力传承“抗大”精神,依托红色资源,坚持绿色发展,在太行山上,描绘出“红绿交织”的新画卷。
盛夏时节,驱车沿抗大路蜿蜒前行40公里,来到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前南峪村。群山峻岭间,抗大陈列馆巍然矗立。随着暑期的到来,这里迎来了中小学生研学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高峰期。
抗日战争时期,抗大总校校部、政治部等机构驻地分布于浆水川畔40多个村子。如今,这里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大旧址群。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地结合新时代新要求,打造了抗大旧址群共建共享项目,深入推进红色教育与乡村游、生态游融合发展。
铭记抗战历史,赓续抗战精神。前南峪村依托抗大红色文化和生态绿色资源,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科技兴山、生态富民之路,大力发展沟域经济,打造了猕猴桃、樱桃等多个精品园区和生态观光园,建起了苗木基地和农产品深加工厂。
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前南峪村党委书记 郭天林:
我们在1980年之前,村里的人均收入是57块钱,到现在我们人均收入已经增加到近2万元,集体收入原来是48000多元,到现在已经达到将近2000万元了。
邢台市浆水镇通过“红色文旅+生态农业+绿色能源”三产融合模式带动增收,今年,重点打造了重回1940街区,重现抗战时期浆水老街历史风貌,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
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党委书记 乔超:
下一步,我们将深挖红色资源,做强生态农业,优化经济结构,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编辑/杨旭妍
■校对/张亚微 韩妮
■监制/姚运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