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南方的秀才北方的将,咸阳的塬上埋皇上。又有一句地下文物看陕西,我们的陕西之旅来到咸阳就不能错过屹立数千年的帝王陵墓。这一站就来到了长陵。
长陵是汉高祖刘邦的陵墓,不远处就是汉惠帝刘盈的安陵,这两座陵墓距离汉长安城距离最近,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设计两座陵墓的首字加起来正好加起来就是长安。
长陵如今地处郊外,茂密的林木彰显出一股阴森神秘的气息,眼前一座巨大的夯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陵冢,位置大约在陵园最西处,形状像覆斗,底部东西长153米,南北135米,高33米。虽然经过了两千多年的风雨规模依然还是很大的肉眼看上去非常震撼。
汉高祖刘邦的事迹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刘邦称帝后第二年开始营建长陵。长陵东西并列着两座陵墓,高祖陵在西,吕后陵在东。陵园略呈方形,是仿照西汉都城长安建造的。长陵的陵址,选在咸阳原的最高点。“长陵城周七里百八十步”折合今天长度为3150米。如今地表的建筑历经风雨战乱早已经没了踪迹,但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的规模。
今天天气不好,但我们在长陵处也能看到东南200米处的同款封土就是吕后之墓。
这是汉高祖刘邦与吕后同茔不同穴的陵墓。与长陵相同,吕后墓的地面建筑虽然早已毁坏,规模却依然令人震撼。
走上吕后墓的封土,总让人想起吕后的事迹,我们对吕后的印象很多时候只停留在歹毒,诛杀功臣,争权夺利,但其实吕后对西汉的贡献是很大的。
刘邦在世时,吕后就帮助刘邦出了大力,甚至说吃了大苦。到了刘邦故去之后吕后的作用显现,惠帝朝政事“内决于吕后,外决于萧何。”甚至《史记》当中也只有《吕太后本纪》,而无《惠帝本纪》。可见这时的惠帝基本也并无大权,政事皆由吕雉所出。
她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无为而治。根据《汉书》记载,在惠帝、吕后执政时期,天下百姓才真正得以远离战乱之苦。汉惠帝负责躺平,全凭吕后,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吃饱喝足。
在经济上又分别采取“行八铢钱”和“行五分钱”的政策,运用国家权力对货币经济进行管理调控,对稳定币值、平稳物价和促进商品流通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说从吕后开始汉代就已经提前进入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但就是因为她对汉室宗亲、功臣集团的镇压,和她女主称制的身份,后世对她的评价往往有些偏见。
在刘邦和吕后墓的东侧还有六十三座墓冢可寻,陪葬墓绵延15里。根据史书的记载,萧何、曹参、周勃父子等功臣贵戚大都陪葬于此,唐代诗人唐彦谦有诗云:“长陵高阙此安刘,祔葬累累尽列侯”,这些累累连绵的坟冢,从某种角度再现了汉初文治武功的盛况。
长陵目前的状况是并没有开发成完善的旅游景区,游客也非常少,游览体验很特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