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001
它是传说中的“十大鬼村之一”。
也是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它的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所有的故事都要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说起。
1923年,那是一个战乱纷争的年代,当时的邓边村还不是大家所向往的旅游圣地,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
村里的生活极其困难,常常有村民家里揭不开锅。
于是许多青年开始背井离乡寻找“致富之路”。
就是其中一位。
那时的他只身来到加拿大,在那里他靠着卖药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找到商机的他便继续从事药材生意,日子也慢慢富足起来。
但都说背井离乡的日子不好过。
事业上稳定下来之后,关国暖便感觉到了“孤独”,尤其是过年过节的时候。
想起长期吃不起饭的老乡,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那就是带着自己积攒的钱财回到家乡,带领全村人走上致富道路。
只是当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后,全村人都觉得他“太疯狂”了。
为了让村里的老乡相信自己,可以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之后关国暖还积极的拿出自己钱给老乡们做生意,并且传授他们为商之道。
他赤诚的心和他出色的能力,打动了村民们,与他一同远赴加拿大做生意。
很快,他们凭借药材生意在国外赚的盆满钵满。
咱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衣锦还乡”,村民人眼瞅着自己钱赚够了,年纪也越来越大了。
便萌生了“原路返回”,建设家乡的想法。
说干就干,回到村庄后,第一件事自然是造房子,一个结实的大房子。
房子的材料都是从外国买进,飘洋过海,历时三个月才能送到小村庄上。
很快一栋栋奢华的小洋楼拔地而起。
建成的房子共有13栋,可以说是别出心裁。
因为这房子不仅漂亮,还特别安全实用性。
首先就是选择当时最“流行的”欧式风格,精致的设计尽管到现在也仍未过时。
其次,这些设计还考虑到安全性。
使祖孙后代在十几年的战乱生活中可以有一个藏身之地。
要知道当时的社会动乱,各路强盗层出不穷,谁家有点余粮总是逃不过被抢的命运。
为了保护村民的财产,他们还特意修建了一座碉堡。
碉堡一共有五层,站在第五层可以俯瞰到整个村庄的景色,加上“哨兵”之后,就相当于加个无死角的“监控器”。
除了碉堡,这13栋房子上的窗户都做了加固加厚,可以抵抗武器的伤害。
每当有敌人到来,村民就躲在窗户后用猎枪射击敌人,以此保护自己财产。
这样一来,整个小村庄不仅漂亮还十分安全,很快就成为有名的“世外桃源”,不少人家都想把自己的女儿嫁到这里,住洋房、喝洋酒,开小洋车。
这些设计以及他们积累起的财富,使这个家族安然的度过了抗日战争时期。
但是好景不长,内战爆发之后,关国暖认清局势,紧急转移。
年过半百的关国暖像他年轻时那样再次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带领乡亲们移民加拿大!
这样的选择对关国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因为人一旦上了年纪都希望能够落叶归根。
但他也清楚的知道移民是最好的选择。
就这样,一个如此繁华,热闹的村庄一夜之间全部搬空,三千多人坐上了离开了家乡的小船,再也没有回来。
百年之后,这个沉寂已久的小村庄再次出现在大家的视野。
现在让我们跟着探险博主的视角再次了解这个神秘的小村庄。
刚进入邓边村,就可以看到这里杂草横生,好像走进原始森林一样,草有人高,树木高耸如云,时不时传来乌鸦的叫声,直接将恐怖气息拉满。
林子纵深很长,密密匝匝的树叶将天光遮得严严实实,四周没有了乌鸦的叫声,甚至连风也没有,安静的让人窒息。
不愧是老房子,进入之后一股阴凉的气息扑面而来。
随处可见的壁画、红色的对联以及地上摆放的地藏王菩萨都充斥着清末时期的文化味道。
神秘而恐怖的氛围让人不敢多看。
所有的建筑全部被树木包围,外部的墙面上大片的挂着绿色的藤曼,像是链条,宣告着这里的孤寂与荒凉。
即使现在外面是艳阳天,屋内像是设了屏障一样。依旧不见光亮,漆黑一片。
走进屋内,石砖上都布满了苔藓,树的枝干像经络一样深入到房子内部。
有的树甚至从房子中间生长,冲垮屋顶,蜿蜒的枝干像蛇一样盘旋在房子上,与房子融为一体,活脱脱的一个“鬼楼”
关于这些长得像人又像蛇的榕树,有很多传闻。流行最广的一个是:
上世纪初,邓家村里的几个小孩子爬树玩,其中一个小孩突然从书上摔下来,当时就摔得脑瓜崩裂。
从那以后,凡是爬到这树上的都会无缘无故的摔下来,并且摔下来的人都说自己是被一双“大手”推下来的。
因为它恐怖的外观,神秘的背景以及六点之前必须离开的传说,吸引了大量的冒险家来到这里。
他们用摄像头为我们展现着里面的一草一木,挑战静寂,各种传闻也不攻自破。
这样一个被称为“鬼村之最”的地方,不只吸引着探险家更有人将这些百年前的建筑搬上荧幕。
著名的导演姜文曾在这里拍摄了一部叫《让子弹飞》的电影,电影中的各种碉楼的取景,全部来自于此地。
因为它古老而神秘的传说以及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建筑,使该地在2007年被评为“文化遗产”。
由于它独特的历史背景,邓边村现在也被称为“加拿大村”
现在的它虽然仍然有着“中国十大鬼村”的称号,但随着电影的火爆以及独特的历史底蕴,人们对它已经不再害怕。
越来越人的人来这里打卡,拍照,看一看百年前的古建筑。
现如今的这个小村子交通发达。鲫鱼粥、煲仔饭、狗仔鹅各种美食远比邓家村出名,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来到这里,沉寂已久的小村庄重新焕发出生机。
而邓边村的后人也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他们虽然身在异国,却始终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为家乡捐款,盖学校、医院,修路,完善着家乡的基础设施,展现着侨胞们的责任与担当。
他们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让当初那个穷困潦倒的小村庄变成今天的世界性文化遗产。
华侨心系故土,别墅见证辉煌!
参考资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