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内江山水间,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文旅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沱江之畔,内江钟楼静默矗立。这座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古老建筑,在1945年抗战胜利后以全新面貌重生——县长黄希濂亲自设计督建,条石筑砌的中西合璧式建筑,通高29.7米,历经四月建成。
在八年抗战中两次遭日机轰炸的创伤**后,这座钟楼见证了内江人民的坚韧与新生。
如今,这座被称为内江“**袖珍博物馆**”的建筑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全市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省级文保单位一起,共同诉说着甜城两千年的历史积淀。
01 村晚与葡萄的相遇:一场文旅融合的盛夏狂欢
7月19日至20日,内江市中区永安镇成了欢乐的海洋。“舞动盛夏,萄浪永安”全国“四季村晚”夏季示范展示活动暨第十四届永安葡萄农旅文化周在此火热上演。
在川南大草原的傣迪电音泼水节现场,水花飞溅,音乐激昂,游客们尽情享受夏日的清凉与欢愉。
葡萄园里,郁郁葱葱的藤蔓上挂满晶莹剔透的果实。游客手提竹篮穿梭于藤架间,品尝夏日的甜蜜滋味。“无籽无核、高糖低酸、果肉脆甜的永安葡萄”成为这个夏天最诱人的风味标签。
活动通过 “赏、乐、探、品”四大体验板块,将市中区乡村资源、人文历史、民俗风情和农业产业巧妙融合。
02 甜城好物T台秀:当农产品变身“时尚单品”
文艺汇演现场,《板车号子》的演员们穿着粗布麻衣,拉着板车喊起号子,声音清澈透亮。台下观众挥舞荧光棒高呼“接地气”。
整场演出最大的亮点当属 **《甜城好物》T台秀**。演员们迈着自信的步伐,展示着当地农特产品。当永安镇枷担湾村村干部谢璨怀抱憨态可掬的“内江黑猪”登场时,引发全场欢呼。
紧随其后,一位穿蓑衣戴斗笠的演员提着一条白乌鱼登场。这 “一黑一白”正是内江市中区特色农产品的金字招牌。
“甜城好物集市”上,葡萄、火龙果、柠檬等新鲜水果,黑猪肉、白乌鱼、鸡蛋、酱豆腐等农特产品琳琅满目。甘蔗酒、王记牛肉干、马氏酥枣兔等地方美食让人目不暇接。
03 非遗与文化:甜城的多彩底蕴
内江蜜饯作为城市的 “甜蜜名片”,承载着数百年糖文化底蕴。歌舞《蜜饯糖》的表演中,国家一级演员王玲与市中区普通群众共同演绎这份甜蜜传承。
在非遗创意展览展销区,游客们可以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小女孩姜瑾娜在专业老师指导下,亲手制作扎染手帕和剪纸。“今天来参加这个活动我很开心,”她笑着说,“以后有这样的活动我还会参与。”
内江拥有36544处文化资源,包括13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42处不可移动文物。盘破门武术、牛灯舞、石坪山歌、火龙、云顶鬼市等民间风俗在此生生不息。
资中杖头木偶、烙画、夏布画绣、土陶、青石雕刻等传统工艺绽放独特光彩。
04 文旅资源:千年古城的现代魅力
内江古称汉安,距今已有2000年建城史。诗仙李白曾留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赞美,爱国将领冯玉祥称这里是“山有翠屏,水有沱江;山清水秀,大块文章”。
这座城市拥有两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罗泉镇与云顶镇,以及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资中古城。游客可以在范长江故里旅游度假区春赏花、秋摘果;在黄鹤湖旅游区策马奔腾,品尝特色白乌鱼宴;
在资中文武庙感受国学熏陶;在威远船石湖旅游度假区享受“川内小千岛湖”的宁静。
隆昌石牌坊群作为“立体史书”,向世人讲述着成渝古驿道上的历史故事。
05 影视与群文:文化活力的双重奏鸣
胡歌、高圆圆主演的《走走停停》与佟丽娅主演的《假如,我是这世上最爱你的人》两部电影在全国院线上映,它们有个共同点——都在内江取景拍摄。
内江与影视的缘分始于1981年。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在东兴老街栅子门前的百年黄桷树下取景。2019年至今,已有《月是故乡明》《一路向前》《地火》《狂野时代》等影视剧组相继落地内江取景。
群众文化在内江焕发勃勃生机。“天府百姓大舞台”把话筒和舞台交给群众,推动群众自编自导、自演自办文化活动。
在专业指导下,由医生、教师、退休人员组成的乐队和双凤镇普通村民组成的龙灯舞队登上舞台,展示着内江人特有的文化自信。
川南大草原的灯火渐熄,泼水节的欢笑声与葡萄架下的私语交织成记忆。“天府百姓大舞台”上的村民演员卸下妆扮**,明日又将回到田间地头。内江钟楼的指针划过七十年光阴,甜城好物集市上,白乌鱼游进水箱,黑猪仔在笼中酣睡。
这座城市的魅力不只在“山歌响起的地方”,“大千故里”“书画之乡”“甜食之都”,每一张名片都闪烁着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光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