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奔腾不息,孕育了无数灿烂的文明。而沿着黄河山西段蜿蜒伸展的黄河旅游1号公路,则像是一条精美的丝带,串联起了沿途众多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周末,我从中阳县出发,沿着这条旅游公路,依次游览了柳林县三交村、临县孙家沟村和方山县张家塔村,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旅程。
我的第一站是柳林县三交村。三交村地处秦晋两省四县交界处,有着“鸡鸣惊四县、击鼓震两省”的美誉 ,是水旱码头和商业重镇。刚踏入三交村,浓厚的历史气息便扑面而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穿村而过,让这个古老的村庄与外界紧密相连。这里曾是红军东征的重要渡口,山西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东征纪念馆等红色景点静静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面对滔滔黄河,胸中涌起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无限敬意和对历史长河的无尽感叹。
除了红色文化,三交村的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村里的明清古街,店铺林立,古色古香。走在古街上,各种特色小吃琳琅满目,饼子、蘸豆腐、碗团等当地美食让我大饱口福。近年来,三交村按照修旧如旧原则,修缮古建筑,重现古镇风貌,打造综合性黄河旅游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近21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18000多元,旅游产业的发展让这个古老的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
告别三交村,我继续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前行,来到了临县孙家沟村。走进村庄,踩着沉积多年的落叶,我探寻着古村落的记忆,古老的院落无声的诉说着时代的变迁。这里的古民居以青灰色基调的窑洞式建筑为主,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最为壮观的是那座号称“山西最大四合院”的连环套院,十三个四合院紧密相连,规模宏大,布局精巧,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人的智慧和匠心。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画院画家谢永增与孙家沟村结缘,他的画笔让这座古老的村庄被更多人知晓。2019年,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的成立,更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艺术馆由几十孔大小各异的窑洞组成,每一孔窑洞都是一个小展区,展示着谢永增及众多画家的优秀作品。漫步在艺术馆中,欣赏着这些精美的画作,感受着艺术与乡村的完美融合,让我沉醉其中。
从孙家沟村出来,我前往了方山县张家塔村。张家塔村位于方山县城西南20km的深山中,是山西省境内建筑风貌保存较完整的村堡式古村落之一。一进入村子,我就被那些古朴的建筑所吸引,古庙、祠堂、宅楼一应俱全,包括神秘的地道,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记忆。 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北方建筑的大气磅礴,又有南方建筑的精致细腻。门窗上的木雕、砖雕工艺精湛,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图案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走在村子的石板路上,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近年来,张家塔村被评为山西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并纳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2年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旅游示范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张家塔村正积极发展乡村旅游,通过修缮古建筑、改善基础设施、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这趟旅行,让我领略到了吕梁市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独特魅力。三交村的红色文化与民俗风情、孙家沟村的艺术氛围与古朴建筑、张家塔村的历史底蕴与传统风貌,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一条连接历史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旅游长廊,它让这些深藏在大山之中的村庄被更多人知晓,也为当地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相信,在这条旅游公路的带动下,吕梁的乡村旅游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这些美丽的乡村也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