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贵阳,凉爽宜人,成为众多游客避暑的首选之地。在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新兴的避暑场所不断涌现,为游客带来别样的旅居体验。位于清镇市红枫湖镇大冲村关口“蓝白小寨”的蓝调小院民宿和湖缘梦舍民宿,便是其中的亮眼代表,它们以独特的文化韵味和优质的旅居体验,成为贵阳避暑经济的新亮点,更推动着盘活乡村闲置资源与文旅融合的深度发展。
走进蓝调小院民宿,地中海风格的蓝白主色调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布依村寨完美融合,仿佛将“圣托里尼”的浪漫搬到了黔中乡村。正在拍照打卡的游客们也各自挑选最佳位置,记录这美好时刻。
“这是我第二次来,第一次来就觉得特别漂亮,这次特意带朋友来,以后还会介绍更多朋友来。”一位从铜仁特地过来打卡的游客李女士开心地说。来自兴义的游客胡女士则表示,这里空气清新,住得安静,有山有水,感觉十分惬意。“蓝调小院很有特色,异国风情中融入中国特色,中西合璧,非常美,下次还会来。”
据介绍,这座由上海原乡里集团投资500余万元,盘活3户农村闲置农房改造而成的民宿,总经营面积1200平方米,内部设有湖畔餐厅、蓝染咖啡、度假民宿、蓝染工坊、一分田菜园等区域,为游客提供了集住宿、餐饮、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
“看到这么好的环境、湖面,村民又很淳朴,且离贵阳市不远,地理位置优越,加上我们的恋乡情结,就决定在这里打造这样一个小院。”蓝调小院民宿负责人徐广春表示,关口寨是布依族聚居地,布依族文化中以蓝白为主色调,这与当地的青山绿水相得益彰,因此民宿选用蓝白为主色调,既能融入当地环境,又能体现布依族文化。
从2024年5月正式施工到国庆试营业,仅用5个月时间,蓝调小院便完成了蜕变。2025年3月,借着贵阳贵安樱花跑活动的东风,民宿正式开业,自开业以来,营收已超80万元,还带动周边10余名群众实现就业。
谈及未来规划,徐广春满怀信心:“我们正在红枫湖周边打造玫瑰园、露营基地、轮船码头等项目,希望通过不同业态的布局,将这些地方串联起来,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体验,延长他们的停留时间。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乡村会客厅,让游客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享受悠闲的度假时光。”
在蓝调小院民宿50米不远处,湖缘梦舍民宿则散发着浓浓的布依古韵。这座民宿由大冲村返乡手艺人李阳梅打造,是返乡创业盘活闲置农房发展民宿产业的成功案例。李阳梅此前在黔东南从事民宿行业,受村主任的邀请,带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怀回到大冲村,累计投入100余万元,将闲置农房改造成了如今的湖缘梦舍。
该民宿占地面积约240平方米,共有5个房间,在保留原本的布依建筑风格上,还大量采用老物件进行内部装饰。此外,休闲区、茶餐区及布依蜡染体验区的设置,让游客能深入体验当地的文化与生活。
“我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希望保留布依族建筑的原有特色,同时将我所从事的蜡染非遗文化融入其中。”李阳梅说道。蜡染是布依族传承了几十年的非遗文化,李阳梅希望通过民宿这个平台,将蜡染文化传播出去,带动村民参与,共同发展。
在经营过程中,李阳梅亲力亲为,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软装布置,都倾注了她的心血。尽管打造过程困难重重,但她从未放弃。自2025年3月开业以来,湖缘梦舍已实现营业收入8万余元。
对于民宿的未来,李阳梅有着清晰的规划:“我计划增加茶、咖啡等服务,为入住客人提供更多免费的休闲体验,还会增加琴棋书画等元素,丰富客人的住宿体验。在蜡染方面,我希望能够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尤其是老年人和孩子,让蜡染文化在村子里传承下去。”
从蓝调小院的创新融合到湖缘梦舍的古韵传承,红枫湖畔的这两家民宿,不仅为贵阳避暑旅居产业增添了新选择,更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它们用实践证明,盘活闲置资源、挖掘文化特色,既能让游客享受清凉假期,也能让乡村焕发新生机,同时也让“爽爽贵阳”的避暑名片更加响亮。
记者:卢 迅 佘 洋
编辑:文卓異
责编:杨倩倩
审核:曾 昕
终审:谢 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