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头条晒家乡#去过苏州山塘街的朋友都知道,它被誉为“姑苏第一名街”,两岸垂柳依依,石桥如长虹卧波,河水泛着翡翠光泽,“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是水乡风貌的典型代表,有独特的"S"形曲线河道,有唯美的古街布局,还有两岸遍布的明清风格的民居等,让无数到此游客为之折服。
在“五岳独尊”的泰山脚下,也有一个属于泰安人自己的小“山塘”,河街相邻,民居临水而建。河上之桥,有大有小,有平有拱。河水流淌,波光粼粼,垂柳依依,随风飞舞,犹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它就是位于奈河中段的奈河游园(泰山大桥至普照桥段)。
很多人对奈河怀有复杂的心情,它的秀丽风光让人喜爱。它与“幽冥地府”相连的传说,又让人心生敬畏。经过近几年的治理,奈河景观带在泰城已非常有名,从天外村一直延伸到南湖,其美,不亚于泮河公园。其秀,不输徂汶湿地,可以说是市内游景点中“最靓的仔”,而奈河游园就是这个“靓仔”的颜值担当。至于神话传说,听听就好,没必要给自己造负担。
奈河游园,南临岱宗大街上的泰山大桥,北接擂鼓石大街上的普照桥,东面是普照寺路。两侧民居鳞次栉比,依次排列。园西有山东农业大学、中国人民银行家属院、三联小区等。园东有工人文化宫、Tai文创特产仓、泰安市交通局宿舍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泰山大桥北侧、奈河西岸有一处三角凉亭,名为“闻莺亭”,小巧精致,飞檐舒展,红瓦覆顶,红色亭柱。与之相对的,岸东侧也有一亭,名“小园曲径亭”。坐在亭内,既能观赏奈河的清幽景致,又与西岸的“闻莺亭”隔空相望,感受一河两岸不同的韵味风情。
沿岸边长廊北行,岸墙上,藤蔓植物正编织着流动的碧玉帷幕,爬山虎的卷须如翡翠珠帘般垂落,绿意盎然。倚栏北望,但见北面的泰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河水中倒映着泰山、长桥、凉亭、绿树、屋舍,好像一幅原生态写意的山水画卷。河水微微荡漾,倒影随之摇曳生姿,与岸上实景相映成趣,这一刻仿佛“宏村”附体。
前面是一座横跨两岸的大桥,桥中央矗立一座凉亭,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名为凌波亭,不知道为什么,让我瞬间想起了《天龙八部》中段誉的凌波微步,极尽轻灵之感,仿佛要将武侠世界的浪漫与奇幻,悄然融入了这现实的山水之中。
在亭东侧下行北向,是一处游廊,名为“临流廊”,古韵十足,像是挂在了墙上,游廊西侧有一个观景台,几位钓友正聚精会神地垂钓。游廊尽头处又有一个凉亭,名为“望岳亭”,取北望泰山之意。
十多个老人正坐于亭内,拉着家常,什么马建涛《搀扶》是不是抄袭了《小李飞刀》?讨论着国家大事,什么以色列又打伊朗了,美国出不出兵?有激烈的争执,有独特的分析,道理讲得明,才会让人心悦诚服。
沿廊道北行,不时会看到健身的老人和玩耍的孩童,这儿从不缺游人。一位游客正拿手机拍照,倒悬河畔的垂柳、鳞次栉比的民居、缓缓流淌的河水,以及颇具特色的烧烤店,以上都是不错的素材。
上前打招呼,与之交谈,原来是一位来自苏州的游客,住在旁边的酒店,准备晚上爬泰山。下午闲着没事,出来想看看泰安的风景。他说,这儿的景致和布局与山塘街很相似,他非常喜欢,但又说,感觉泰安总体上不如苏州。
我真想对他说:大哥,你是来搞笑的吗?苏州在15 座新一线城市中位列第五,而泰安在70座三线城市中排名第48位,两者悬殊太大了,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好吗?不过,说到形似山塘街,我还是很认同的!
泰安奈河游园,河水粼粼,亭台廊桥,民居错落,市井烟火,在此奇妙交融。奈河之美,在于它是泰山脚下原生的水墨;泰安之好,在于它是泰山子民生息的土地。泰山不语,奈河长流,都带有不可言说的深邃和从容,以其独有的节奏,滋养着这一方水土与人心,"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我是@泰山旅游那些事儿,喜欢这篇文章,就动动你发财的小手,加个关注点个赞,转发出去留个言!期待分享您的建议和观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