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字成都古城北门城墙下,曾有一座庙。历经岁月变迁,这座古庙现如今依然还存在。它的历史比一墙之隔的、大名鼎鼎的文殊院还要早上几百年。虽然这座庙历史悠久,但在现在的成都人中却少有人知道,外地就更是知者寥寥。它也是成都市内除了青羊宫之外仅存的道教宫观-古娘娘庙。
娘娘庙位于成都青羊区西马道街的拐弯处,一条背街的巷子。当你看到红围墙内,殿宇错落有致,那里并不是娘娘庙,而是文殊院。在红墙的一角落处,这里才是娘娘庙。以前娘娘庙的大门比较低调、普通,容易被错过,近些年经过新修缮,山门多了大气,却少了古朴。当你走进山门,长长的通道,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这会儿通道中人少,而更多时候,这里是全坐满了人,这些人都是娘娘庙的老茶客。通道左侧,一道小门进入,房中充满了老成都的烟火气,"似庙非庙”的烟火气,这里才是娘娘庙真正意义上的茶堂。茶堂为传统民居瓦房,空间很高,墙体仍是竹骨泥墙,数十张竹椅错落排开,瞬间你会找到老成都的味道。在此喝茶的茶客很悠闲,大都是地道的老成都人,也有极少外地茶客,权当是来体验的吧。这里喝茶只需5元,一杯三花茶,放眼整个成都,可能都是最便宜的。喝茶的同时,中午11:30分这里还可以吃斋饭,斋饭简单却不失美味,8元一份。
再往里走,一座紧凑且古朴雅致的天井小院映入眼帘,这就是古娘娘庙主体建筑区域。大殿古朴庄重,没有金碧辉煌的装饰。大殿内左边供奉着太上道祖道德天尊坐像,手执绿色芭蕉扇,神态安祥;右边则是一尊王妃坐像,崔娘娘(刘备的孙媳妇),她仪态端庄,像前神主牌位上书有大字:“蜀汉北地王妃崔氏娘娘” 。院子中央放置着一大型香炉,香烟袅袅升腾,为庙宇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氛围。大殿对面是玉皇阁,为两层黑瓦木结构建筑,古色古香,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看到这里,你认为这就是一个普通的道观吗?那就错了。娘娘庙原名广生宫,始建于蜀汉时期,距今约有1800的年历史。这里本是蜀汉皇帝刘备家族的太庙,见证着蜀汉王朝的兴衰荣辱。后魏国攻占西蜀,后主刘禅下旨降魏。刘禅之子北地王刘谌一心救国,可又不能违背父命,陷入了两难的痛苦境地。最终,刘谌伤心欲绝,来到太庙哭祀祖宗,其妃子崔氏娘娘深感丈夫的爱国大义,决意以死殉国,在宗庙内撞柱而亡。刘谌随后赴刘备陵前告罪,拔剑自刎。蜀国军民被刘谌及王妃的爱国义举深深感动,为了保护宗庙,人们将宗庙改为道教宫观。为了供奉纪念王妃崔娘娘,逐渐形成了三月三 “送娘娘出嫁” 的习俗,广生宫也由此更名为娘娘庙。
古娘娘庙道观在创建之初,由诸葛亮亲自选址修建,并担任宗庙祭祀主祭酒,后由其徒众主掌,至晋朝之后,古娘娘庙成为成都一处重要的道教宫观。明末清初道观毁于战火。直到清康熙年间,古娘娘庙道观重新修缮。历经一千八百年的风雨沧桑,古娘娘庙一度成为一个古老、破旧、拥挤、凌乱的民居大院。历史上的古娘娘庙,有五重大殿,30间房,还有不少庙产田地。现在比 过去,小了太多太多。如今的古娘娘庙,香火不断,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现代人们心灵的栖息地,非常值得一来。
【旅行攻略】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西马道街95号;
门票:免费;
斋饭:8元(中午11:30),喝茶:5元;
公共交通:地铁1号线,文殊院站K口出,步行或骑行800米左右到达。附近公交42路、75路,文殊院站下,55路、16路,万福桥站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