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桥的山水长庆的情(五)
——一次耐人寻味的聚会
栗新洮 / 长庆八中
游览厂区
这个厂区非同一般。1970年长庆油田大会战时,由玉门油田机械厂整建制搬到了长庆参加会战,坐落在庆阳南大门长庆桥。后来,为了更好更快服务生产一线,就把钻修、内拖等几个车间搬到了庆阳(庆城)成立了长庆油田第二机械厂(习称“大修厂”),原机械厂以生产抽油机为主,二机厂以维修为主,分工明确。再后来随着长庆油田发展壮大,产能不断提升,所需抽油机量骤增,2000年又作出重大调整,把二机厂合并到机械厂,成立了长庆油田机械制造总厂。钻紧拳头研发抽油机的升级和生产。
随着长庆油田总部1998年搬迁西安,机械制造总厂也迁到了西安。所以,这个厂区既有其历史价值,又承载着为长庆油田和中石油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重任。每年的六一节、教师节是厂里非常重视的重大活动,厂区的中心花园是孩子们的乐园。春节活动,正月十五的灯谜活动,学生们最活跃。学校应厂部的安排,组织学生们参加厂区、车间及家属区的义务劳动。时隔二十年后,师生们游览厂区,重温昔日感情,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重游故地,缅怀历史,让学生们充满了激情,激发了正能量!
长庆桥的变化很大,曾经步行无数次的路,如今坐上车似乎离厂大门很远。下了车,我看见开发区中学的曹校长已经到了厂大门口。门卫开了大门,厂办的工作人员也在迎接,很热情地把我们几个老师领到了二楼的会议室。只有几个学生陪着我们,其他同学都到厂区游玩去了。
这里原来是长庆机械制造总厂的办公大楼,当年我就在这个会议室里多次开会。现在装修得比原来豪华,设施也比原来先进,摆设比原来高档。询问后才知道是从政府买过来的一家私企,名曰甘肃中科聚合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合成材料研发与石油设备制造。怪不得整栋楼都装修得比原来好得多,和开发区中学有很大区别。我们和曹校长坐聊,程校长说你们得把学校的厕所改造一下,还是20年前的旱厕,一点没有变。曹校长说没有钱,学校现在只能维持运转。正聊着,有学生就来叫我们下去转。
厂大门外左手,同学们已经围着凉皮摊吃开了。我走到跟前,递给我一双筷子,我就尝了一口,的确是久违的味道,好吃,可惜我吃不下了,这才想起了邓婷的告诫。这是当年从山东投奔亲戚来机械厂卖凉皮儿的两口子,当年来的时候都很年轻,似乎刚结婚,现在已近花甲。
在长庆桥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吃这家凉皮,所以他们就好这一口,感觉到特别怀念它的味道。我了解到,聚会组织的徐志宁和朱佳勋同学前来长庆桥联系的时候,竟然发现这家卖凉皮儿的还在。经打听,还在厂区原来的地方住着,就去拜访了他,并且和他联系好在我们来长庆桥的这一天多备些凉皮。
游览家属区
吃完凉皮,我们就去看了机械厂影剧院,看了机械厂二招前的旧三栋楼,程校长曾经住过的;二招后的新三栋楼,曾是我的家,也是何老师的家。这些房子虽然老旧,但质量很好。我们看到现场在施工,据说现在这家公司在组织翻修,将安置长庆桥居民。接着我们转到水电连,在这一片看到了厂长楼、科级楼、两栋火车皮房,虽然杂草丛生,瓦砾遍地,我还是忍不住拨开草树,踩着乱石到8号楼的3号楼梯二楼看了我刚结婚时的住房,与贺莹家是对门,也去贺莹的旧居看了看。令我想到我儿子栗栋当年与贺莹放学后从楼梯口吵架上来,各回各家,然后爬上窗子,伸出头来,隔窗再吵的情景,恍如昨天,现在都已为人父母,为各家撑起一片天。虽说这些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但是当时我们的居住环境很有限,父母在一起玩,孩子们都在一起玩,在楼下一起吃饭,一起出去春游,有事互相帮忙,白天一起上学,晚饭后又都一起玩,玩到睡觉的时候才各回各家。他们童年并没有多少孤独感,并不是在水泥房子里圈养的,所以这些孩子彼此间的感情,对长庆桥、厂区和家属区的感情都是天然的。
从水电连往出走的时候,我和董江丽老师、张龙同学走在最后面,走着聊着。董老师和张龙家原来在另一排火车皮房住过,我们都是看着张龙长大的。张龙小的时候,特别乖,白白的,圆圆实实的,戴副小眼镜,特别可爱。走着,聊着,回忆着,不觉已到了厂区门口,大巴车已停在那里,我们就要返程了。
坐在车上,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二十年前,师生之间还有点森严;二十年后,和张龙一起聊,犹如父子间谈心,亲切自然。我不禁想到,学生安排这次母校捐赠、游览厂区、家属区,是同学们的情感使然,也对我们是一次自我回望、自我教育。从甘肃的小山沟搬迁到省城西安,一晃二十年,长庆学生的长庆情依然浓烈。现在,要么走高速,要么坐高铁,谁能专程来呢,机会难得啊!
来时一路高歌,欢声笑语;回时靠座熟睡,呼噜阵阵。6点10分,又到了庆阳的希尔顿酒店门前。
(未完待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