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美青海游之平安驿
作者||李传尧
平安驿自古交通便利,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汉羌争夺的焦点地区,东汉时期的汉羌之战(大规模的就有三次之多)一直伴随到东汉灭亡,海东市平安区自古号称“血泪之城”。

据史书记载,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在这里设安夷县,隶属于金城郡,东汉护羌校尉便驻守在这里。宋代筑有宗哥城,喃厮罗以之为都建立地方政权。明洪武十九年(1368)设平戎驿,嘉靖元年(1522)建平戎城。清代改为平安镇,其名沿袭到今天。平安唐称宗哥城,宋称龙文城,明称平戎城,清称平安驿。清改名为平安镇,属西宁县。平安县是青海省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久的地区。史称“河湟间”或“河湟地区”。

古驿平安是古代内地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南线的重镇之一,是“唐蕃古道”〔起点是唐都长安,终点是吐蕃都城逻些〕的重要驿站,是汉藏友好民族团结《千年平安路》的黄金分割点。古驿平安小镇位于青海东部,居湟水河中游,东邻乐都,西与省会西宁毗邻,南接化隆,北与互助隔河相望。

古驿平安距离西宁市35公里,距离兰州市200公里,是二八生命定律的黄金点。1979年5月建县以来,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古驿平安小镇已成为海东市政治、经济、信息、文化的中心。唐蕃古道就是唐朝和吐蕃之间的交通大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道路,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著名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走的就是这条大道。

它的形成和畅通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条大道的起点是唐王朝的国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终点是吐蕃都城逻些(今西藏拉萨),跨越今陕西、甘肃、青海和西藏4个省区,全长约300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内。唐蕃古道是横贯中国西部,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联通我国西南的友好邻邦,故亦有“丝绸南路”之称。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通道之一。有人这样说:“它像一条长虹,将藏汉人民紧紧连在一起。”

唐蕃古道的另一头,有着关于雪域草原种种史诗般壮美的传说和关于今日藏区草原新貌难以唱完的长歌。这条古道因延伸到印度与尼泊尔,也被学者们认为是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是一条不仅驰驿奔昭、和亲纳贡、贸易交流的官驿达道,更是一条承载汉藏交好、科技文化传播的“文化运河”。

千百年间,在祖国版图完整、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元641年,唐太宗派员专人护送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文成公主沿唐蕃古道进藏途中,不仅播下了汉藏友好的种子,也揭开了唐蕃古道历史上非常重要而又影响深远的第一页。之后,公元709年,唐中宗景龙三年,应吐蕃之请,唐王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往吐蕃,从而成为唐蕃古道上的又一桩盛事。此后,唐朝与吐蕃间使臣不断。

据《全唐书》记载,仅唐太宗贞观元年之后的两百余年间,藏汉民族沿着唐蕃古道密切交往,唐蕃使臣相互往来就多达142次。贸易往来的频繁,让唐蕃古道迅速兴盛起来,并很快成为一条站驿相连、使臣仆仆、商贾云集的交通大道。

至今在古道经过的许多地方,仍然矗立着人们曾经修建的驿站、城池、村舍和古寺,遗留着人们世代创造的灿烂文化遗存,传颂着数不清的反映藏汉人民友好往来的动人佳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