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觉山中日月长,何心更梦白云乡。
—— 宋 · 钱时
有人问:为何山中日月长?
答:山里有神仙。
山里没有完全成仙的人,只是心在此处,闻风听雨,此时情绪此时天,油然生出俱归之意。五月,趁着春光正好,来天梯山石窟俯瞰美景,做个快活之仙吧~
天梯山
天梯山是祁连山自东南向西北的一条支脉。因“此山登临之难,犹如攀登天梯”,故名天梯山。“漠漠青冥不可梯,梯山高出辟层蹊”,就是描写了天梯山山峰巍峨的壮观奇景。
“站在天梯山脚下,抬头望去,赭红色的山崖上,佛像静默微笑。那一刻突然明白——古人为何说“人在山旁即为仙”。山如有魔力,能把缠绕不掉的烦恼解除,心情平和超然,如真神仙,此行不虚。
壁画塑像艺术馆
壁画塑像艺术馆位于天梯山景区内,其外围被碧波荡漾的黄羊河水库环绕,远望时如悬于水畔的“室外洞天”。艺术馆的外观既是对天梯山石窟千年历史的致敬,又是现代保护与展示技术的载体,如同一座“会呼吸的博物馆”,静默诉说着人与山、佛与匠的千年对话。
馆内陈列着7尊天梯山石窟遗址区的唐代塑像复制件,涵盖佛像和菩萨像。这些塑像高度还原唐代风格,从人物的体态、姿势到服饰的样式、褶皱,都严格遵循唐代塑像的风格特点。
馆内珍藏着天梯山石窟壁画复制件,内容以佛教经典故事和人物形象为主,古代艺术家们运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壁画中的人物、场景等描绘得栩栩如生。
13号大佛窟
大佛窟位于天梯山陡峭的崖壁上,整体依山开凿,窟高30米,宽19米,进深6米,规模宏大,是我国早期石窟中罕见的巨型洞窟之一。
窟内主尊佛像,通高28米,大佛巍然端坐,庄严肃穆。塑像采用“石胎泥塑”的工艺,佛像与山体融为一体,展现出“山即是佛,佛即是山”的震撼效果。
洞窟形制属菩提叶状,穹隆式敞口窟。有北魏时期的建窟风格。
大佛窟正对“黄羊河水库”,佛像“面水而立”,右臂前伸施无畏印,仿佛在守护这片山水。 水库碧波与土红色山岩相映,形成“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奇景。
无论是探寻历史的足迹
还是追求心灵的慰藉
天梯山石窟都值得你前往
感受人和山在一起的“仙”境
开启一场触动心灵的奇妙之旅~
来源:天梯山石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