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淮南日报】
微光叩响千年门
——深藏在寿县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古田 于淼
我们随寿县的朋友,踏入了国家一级博物馆——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的大门。博物馆如幽深洞天,廊道曲折迂回,将我们引入一个隔绝了外间喧嚣的世界。空气微凉,沉静如古井,只有我们一行人的脚步与低语在空旷的厅堂里留下细微的回声。玻璃柜后,那些纹饰诡秘的青铜、玉器们,似乎正从千载沉睡中悄然醒来,默默凝视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
忽然,讲解员的身影出现在眼前。她是个年轻的姑娘,眉清目秀,却口齿伶俐,举手投足间流露着干练与自信,一打听,才知来自浙江。她如数家珍般介绍起那些沉睡的器物,声音抑扬顿挫,如流淌的清泉,让那些尘封的往事在眼前栩栩如生地重现了。然而,我的目光却被她身后另一个身影吸引——一个高挑的安徽姑娘,学生模样,安静地跟随在后,手里握着小本子,正低头专注地记录着什么。她偶尔抬头,瞥一眼讲解员,又赶紧埋下头去疾书,动作谨慎而轻微,生怕惊扰了这大厅里弥漫千年的寂静。
资料图片
“这位小同志,是馆里新来的学徒吧?”同伴轻声发问。
“嗯,刚来不久,跟着学习呢。”讲解员含笑点点头,目光转向身后,那学徒姑娘的脸颊顿时飞上两抹红云,羞涩地点点头。
我们继续前行,脚步在光洁的地面上轻轻叩响。博物馆深处,一件件器物陈列于玻璃之后,仿佛被时光凝固于此。那些青铜兽面,睁着巨大的眼睛,穿越了千年风雨,目光幽幽地注视着我们;斑斓的漆器上,风鸟的翅膀仿佛还在挣脱着平面的束缚,意欲飞向远古的天空;更不用说那些剑戟戈矛,锋刃犹存,寒气逼人,仿佛刚刚从血与火的战场上归隐于此,沉默地讲述着久远的厮杀。
“这鼎,是祭祀用的?”同伴指着一尊硕大的青铜鼎好奇探问。
讲解员立刻详尽作答。那名学徒姑娘此时却有些踌躇,迟疑地挪到鼎前,犹豫着掏出了手机,举起来,想拍下铭文。然而,她的动作犹豫而胆怯,仿佛惧怕惊扰了鼎中沉睡的古老灵魂。那瞬间我觉得,她举起的并非手机,而是一颗面对浩瀚历史时忐忑不安的真心。
“别怕,姑娘,拍吧。”同伴笑着鼓励道,“这些器物,就是要让更多人看见,记得才行啊”。姑娘得了许可,这才飞快地按下快门,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又羞怯的笑意。
一路前行,一位同伴起初还饶有兴致,指指点点,但渐渐脚步显出疲态。另一位同伴则不同,他一路走一路听,时不时还追问几句,甚至能补充些本地流传的旧闻轶事。当讲解员提到某件出土器物时,还会若有所思地说:“嗯,就在城东那片地,挖出来时,老乡们围着看,都说没见过哩。”
终于,我们驻足在一件特别的器物前——云纹铜禁。讲解员道:“诸位请看,这繁复的镂空云纹,用的是失蜡法浇铸而成,是楚国匠人的心血结晶。”灯光下,铜禁上那些盘绕的纹饰,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在金属的躯体中暗暗流动着、呼吸着。它们像被巫祝召唤而凝结于此的精灵,又似被骤然封存了千年的袅袅青烟,缠绕不绝,令人心神恍惚。
我凝神细看,忽然听见身边传来轻微吸鼻子的声音。转头一看,竟是那个一直默默跟随的学徒姑娘。她定定地站在铜禁前,一动不动,眼睛紧紧盯着那繁复流转的云纹,眼眶微微泛红,竟泪光闪烁。那饱含深情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冰冷的玻璃与坚硬的青铜,与那千年之前匠人指尖的温度和专注的灵魂猝然相遇了。她此刻的泪,不是哀伤,而是被时间之河中不期而遇的星光骤然点亮了心灯。
我悄然退后一步,不忍惊扰这无声而神圣的交流。她长久地伫立在那里,仿佛正以整个身心,承接那自远古云纹中弥漫开来的无言密语。她悄然揩去泪痕,再次举起手机,这一次,她的手臂稳定,神情专注而虔诚,仿佛不是在拍摄一件冰冷的文物,而是在为某种不可言的意会默默存档。
当讲解结束,我们即将离开,众人纷纷向讲解员致谢道别。此时,那原本一直沉默的学徒姑娘却突然向前一步,脸颊微红,声音不大却清晰地说道:“各位老师,前面还有一件特别值得看的彩绘漆器,上面有楚人祭祀的场面,我可以带大家过去看看吗?”
她的眼神中,羞涩犹存,却已多了一股不容忽视的执着。众人先是微怔,随即欣然应允。她带着我们来到那件漆器前,竟开始讲解起来。她起初声音微微发颤,但渐渐地,那些关于纹饰、关于仪典的知识流畅地从她口中流淌而出,连讲解员也在一旁含笑颔首。我们一行人此刻也被她的讲述吸引,仔细聆听。她讲得投入,眉目间渐渐舒展,声音也愈发清亮,宛如拂去微尘后显露光泽的玉璧。
资料图片
离开博物馆时,夕阳正把余晖慷慨地泼洒在博物馆厚重古朴的外墙上。我最后回头望了一眼,那高大的建筑在晚照中显得格外深沉、肃穆,宛如一座静卧于时间岸边的巨大方鼎,无声承载着过往的辉煌与喑哑。
上车前,本地朋友拍了拍我的肩,语气里带着此地主人特有的自豪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看见了吧,咱们寿县,地下埋着宝贝呢!只是啊,知道的人还是少,来了的人,能真正看懂的,怕就更少了。”
车轮启动,博物馆渐渐退入暮色。我的思绪却仍缠绕在那些器物之上,缠绕在那个学徒姑娘含泪凝视铜禁的瞬间。朋友的话在耳边回响。是的,历史终究深埋于地下,又沉默于玻璃之后,如同铜禁上那些被千年时光凝固的云纹,秘而不宣。
然而,总有些东西会悄然穿透重围——当年轻的学徒姑娘含泪凝视铜禁的那一刻,当那楚漆器上的彩绘因她的讲述而重新灵动起来时,那无声的“深藏”便仿佛被一道微光骤然照亮。正是无数这样的凝望与讲述,如微弱而执拗让那些尘封的往事在眼前栩栩如生地复活了的溪流,终将汇聚起来,温柔而坚定地蚀穿时间的岩层。
有些深藏之物,并非拒绝被看见;它们只是在等待,等待另一颗心灵以其虔诚的微光,悄然叩响那扇尘封千载的暗门。
《淮南日报》视频版(2025年7月16日)
责编 童飞飞
初审 陆璐 孙继奎
二审 迟海波
三审 张 斌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