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两高四着力” 同频共振谱新篇
“文旅+百业”的安阳实践⑥
“+购物”:行囊里满是鲜活文化与记忆
安阳融媒记者 王嘉晨
“购”,作为旅游活动的六要素之一,是游客兴之所至的必然需求。
近年来,我市从旅游商品创新、旅游购物环境提升、品牌建设等方面着手,满足游客购物消费需求。
返程时,游客们惊喜地发现,行囊所载,皆是这座城最鲜活的文化与记忆。
文创产品:
可带走的文化和风景
以妇好鸮尊为灵感设计的干发帽、商纹饰雨伞、殷墟博物馆馆建吊坠冰箱贴……殷墟博物馆的文创店内,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其中有不少被游客列入必买清单,可谓供不应求。7月19日,正在排队结账的外地游客李丹向记者展示了她的收获:“我买了‘大吉大利’甲骨文字冰箱贴、‘巳巳如意’盘绕形胸针、陶猪盉茶壶套装。这些小玩意儿既生动可爱,又极具安阳本土文化特色,再加上价格适中,谁不想带一个回家?”

游客在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文创店内挑选纪念品(安阳融媒记者 王嘉晨 摄)
进入暑期,中国文字博物馆迎来客流高峰。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文创店内亦是人山人海,其中的甲骨文品类文创产品深受游客的喜爱。来自南京的设计师展先生对一款甲骨文笔记本爱不释手:“线条的提炼和色彩的运用太高级了,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现代设计语言,很精美,是送朋友和客户的超棒伴手礼。”
风景和文物带不走,但借助文创产品,可以把游览城市的记忆留下来。文峰耸秀透光书签、“小仓颉”盲盒、甲骨文自在田园立体拼图、千字甲骨文系列邮票、雕刻版“安阳—殷墟—红旗渠”手账本……目前,我市各个景区、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有千余款。它们品类不同、风格不同,涵盖甲骨文文创、安阳特色好物、时尚新品潮玩等。每款产品既展现了安阳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辨识度高,创意十足。
特色街区:
“一站式”满足多元需求
青砖灰瓦间,药香氤氲。吃一顿药膳,做一个中药手串,享受一次中草药足浴,买几贴草本面膜……7月18日,在安阳之旅即将结束之际,游客张女士和同伴选择在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西大街度过养生的一天。
华灯初上,游玩一天的“00后”游客常小小和同伴来到北门印象街区。街区内,霓虹璀璨,亮眼招牌斑斓交错,各种美食让人食欲大开。众商家通过上新潮流爆款货品、策划潮流内容活动吸引着人流。“在这儿可以品尝特色美食,选购精致好物,感受多元文化,还能出片儿,值得打卡。”举着刚买的安阳本土饮品超大杯果茶,常小小边拍照边说。
夜幕降临,殷墟考古文旅小镇的“夏日限定狂欢”点燃夏夜激情。泼水狂欢中水花四溅,驱散夏日的燥热;美食摊位香气四溢,各地特色美食挑逗游客的味蕾;动感音乐与“电音巴士”让游客在音乐的节奏中尽情释放活力;身着汉服的少女提着花灯穿梭于创意市集……古老的殷商文明与现代潮流元素激烈碰撞,为游客“解锁”更多新鲜体验。
吸引游客的还有集特色餐饮、定制小店、文化艺术空间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仓巷街、县中街。近年来,我市高质量、高标准打造培育了一批多业态的都市文化旅游特色街区。各街区的建筑风格、氛围营造、商品组合、品牌引进等紧紧围绕不同街区的不同风格打造,打开消费新空间,进一步汇聚人气、商气。
非遗市集:
传统的更有本土风情
马投涧红谷子小米、彰德锦泰恒糕点、水冶酥烧饼、刘氏空心挂面、贾氏水晶肘花……7月19日,在文明大道与朝霞路交叉口向北200米路西的非遗市集上,安阳特色美食惹人垂涎。“好香!”游客一边品尝、一边选购,不一会儿便装满了大包小包。
安阳特色美食摊位前熙熙攘攘,手工艺品摊位前亦是热热闹闹。来自山东的游客瑜瑜小朋友神情专注,目不转睛地盯着葫芦烙画制作技艺传承人烙画。传承人手指飞舞,以烙铁为画笔,在勾、勒、点、染、擦、白描后,一个个既包含安阳文化元素、又体现吉祥寓意的葫芦烙画创意工艺品跃然眼前。瑜瑜对葫芦烙画非常痴迷,决定买几个带给小伙伴。
非遗市集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更是文化交流的舞台。不少游客喜欢旅游时逛当地的非遗市集,认为这不仅是一种消费,还是一种对当地文化、当地生活的体验过程、参与过程,这种别样的旅游记忆是美好的、深刻的。
近年来,我市广泛开展集中、定期、分众化、多样化的非遗市集活动。相州盘扣、葫芦烙画、滑县木版年画、安绣、绣鞋制作技艺……市集上,游客或停下脚步仔细观赏,或拿起手机拍照留念,或在摊主的指导下参与制作,近距离接触、了解独属安阳的传统技艺。
与此同时,为了让广大游客在安阳愿意消费、有地方消费,我市相关部门还围绕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场地隐患排查等关键环节加大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筑牢消费安全防线,维护好消费者的权益。

(来源:安阳融媒《安阳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