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三山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去年在香港的时间不巧,差了几天,当时心心念念就是25年不能再错过了。七月,老早就把书展的时间在手机上标记好了。其实也用不着,书展对于香港社会而言,也是一个大日子,社交媒体大众媒体,无时无刻提醒着。
从湾仔地铁站A出口出来,上天桥,就是乌央乌央的人群,都是往湾仔的香港会议会展中心走。攻略很多,票种也不少,最划算的就是上午刷八达通10元进场。很羡慕香港的出版业,根本不需要十几亿的人口做市场支撑,就能够出各种题材的书,小众的也没有问题。香港的读书人很多,纸媒的出版业还是发达,看来主要是因为阅读无禁忌。
旧书店还是只看到神州来摆展,由于神州已经上了孔网,所以好书捡漏也不太可能,但是替整个香港旧书业扛一面旗,这个意义重大。比较严肃的文史类书籍,逛了一下,发现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和台湾的五南图书公司,比较突出。不少国内比较敏感的题材的书籍,以及十几年前能看到现在看不到的书籍,不时能逛见。也有出版社打折得厉害,一本20元港币,都是正版的老畅销书哦。北京广东江苏四川广西等出版社,也来设展,由于价格便宜,其实蛮受欢迎的。太太为儿子看上了字帖,问下来,人民币和港币1:1算,还打六折,相当于打了五五折,经过一家来自北京的出版社,听到员工自己说,故宫的书很畅销,可惜带少了。英文版的书甩卖的也不少,原版的大部头小说,10元港币的也很多,太太替儿子抱来了原版儿童小说厚厚的一套十册,也就是50港币,便宜到不可置信。儿子来的时候就说要看卫斯理,经过明报出版社一天就没有再移动过,原振侠系列卫斯理系列少年版,一天看了三十多本。很佩服出版社的眼光,这些小说经过授权还专门请人改写少年版,一菜多吃,又广受好评,成人书的情节,当然要比本色的童书好看。金庸走得早了点,如果那些武侠小说,也出少年版,估计也可以走一波行情。
一天在书展区,走了20000步。累了,就到五楼的零食天地和旅游展区。利用书展的人流量,协同食品展和旅游展,是个好主意。本来就是逛吃逛吃的。台湾和日本向来有最大最多的展区,因为香港人最喜欢去就这两个地区。很多都是一家人集体来看展,带着大箱子,蹲在地上料理行李箱的爸爸和妈妈比比皆是,费力地把书和食品塞进去。
周六有龙应台的读者见面会,周日最后一天,应该会有不少书店清仓促销,这两天都要再去看看。猜想这几天海关要忙死了,一个个关员都得练就了火眼金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