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洛阳向东,穿过偃师顾县镇,曲家寨村的南边有一座山,叫景山。
山顶有一座庙——玉皇庙。
站在这里,南望嵩岳,北瞰伊洛,视野开阔。
全国各地,玉皇庙有很多,而洛阳偃师的这座,很特别。
它不是寻常古刹,是嵩洛古道的枢纽,是农民自发建起的博物馆,更是佛道儒三家共处的独特之地。
玉皇庙始建于哪一年,没人能说清。
附近村里老人记得,这里曾有一块唐代的石碑,螭首龟趺,刻着重修的记录。
可惜石碑早没了,只剩传说。
现在能确定的,是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刻制的玉皇阁门首石匾额。
这说明景山玉皇庙最迟建于公元1542年,距今将近500年。
更早的说法,牵扯到汉武帝。
相传,他去嵩山祭祀时,中途在此歇脚,当时这里叫三皇庙。
如今的玉皇庙有山门、玉皇阁、观音殿、无极殿、三清宫、盘古殿、三皇殿等十几座殿宇,大多是后来仿建的。
1992年,玉皇庙被河南省文物局定为“景山风情博物馆”,成为河南第一个由农民自发创办的博物馆。
但真正让它出名的,是“五奇”。
第一奇:道士的庙,和尚当家。
玉皇庙是道教场所,可几百年来,管庙的却是和尚。
传说,庙西曾有一座金钟寺,寺里有一恶僧,喜欢拦路抢劫,被官府剿灭后,剩下几个守规矩的和尚无处可去,就进了玉皇庙。时间一长,和尚管庙竟成了传统。
第二奇:建筑布局,不按常理出牌。
大多数庙宇讲究对称,但玉皇庙偏偏反着来。
中轴线只有山门、玉皇阁、金佛殿、无极殿,其余殿堂散落四周,看似随意,却都朝向玉皇阁,像众星捧月一般。
第三奇:位置奇。
过去,在景山任何地方都能看见玉皇庙。
传说明朗天气里,在洛阳老城东关都能望见。不过这一点已无法验证。
第四奇:三教同庙,香火共享。
玉皇庙里,道教的玉皇阁、三清宫,佛教的金佛殿、观音殿,儒家的白云岭课场及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关帝庙,全挤在一起。光绪年间,乡绅李某(一说李仙洲,因与近代人物李仙洲同名,待考)还在庙里办过学堂。
第五奇:夜“伏”庙会,通宵狂欢。
全国的庙会基本都在白天,唯独玉皇庙的“伏会”在晚上。
每年中伏前一晚,很多人来这里赶“伏会”。
夜色里,庙宇内外灯火如昼,人们点香祈福,唱戏跳舞,通宵达旦,像一场自发的民间狂欢。
在我看来,游玉皇庙,最大的收获是庙里的一群群白鸽。
它们时而在天空中飞翔,时而落在殿宇的屋脊上,与脊兽相对而立,相映成趣。
其实,所有的寺院、庙宇、道观,都应该成为心灵的栖息地。
就像那些自由飞翔的白鸽,又像站立在屋脊的神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