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在杭州有五大校区。浙大西溪校区(和西溪湿地没什么关系)是以前的杭州大学,门口就是杭大路,直行到曙光路、玉古路就是浙大玉泉校区。浙大之江校区在西湖之南的月轮山上。这三个校区离西湖都不远。华家池是以前的农大,春天紫藤花开的时候是个网红地。

相比之下,位于三墩旁边的浙大紫金港校区要远得多。不过恰好我去年搬来了大运河旁边,地铁五号线坐四个站就直达了。
之前我觉得玉泉校区已经很大了。但紫金港校区是浙江大学的主校区,分东西两区,校园占地面积5369亩,是玉泉校区面积的4.5倍。

出了地铁站第一感觉是余杭塘河到这边都变宽了,对岸气派的红黄砖中式灰顶的房子在绿树的掩映下很出挑。

余杭塘河是一条很长的河,在浙大紫金港正门的码头,就叫“浙大码头”。
沿着岸边走,有些钓鱼的人和玩耍的小孩,合欢花正在盛开,沿着石阶上桥,眼前豁然开朗,那感觉就跟《傲慢与偏见》里Lizzy第一眼看见Darcy的庄园一样。不愧是豪掷30亿元修建的豪华现代校区,让人不禁痛恨自己为何小时候没有好好念书。

刷码进入拱门,有了一种重返校园的仪式感。在大草坪上玩耍的孩童和毕业季穿着学士服拍照的莘莘学子,都在人生的起点,只是不同阶段。

路边有浙大紫金港校区的共享电动单车,可见这个校区之大。走了一会儿看到路边还有校园公交。

建筑的风格很统一,有种中西合璧的秩序之美。


望着广阔的对面(还有工地),我感觉再走下去会虚脱。于是我果断决定去数学学院旁边的浙大艺术和考古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直接从外面预约也能进,它的入口处正好是浙大紫金港的西一门)。

从校园巴士看校区之大。路上几乎看不到像我这样傻乎乎走路的人。大部分学生都骑车。

这条路的尽头就是考古博物馆的正门。

浙大紫金港校区东区2002年10月投用,西区2009年正式启用。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则是2009年筹建,2019年9月正式开馆,2024年5月18日获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整个建筑是现代简约风格,好像嵌在紫金港校区西南角的一颗璞玉。建筑面积2.5万平米,一楼是3500平米的展厅,二楼至四楼是方闻图书馆、艺术史教室和学者的工作室和办公室。建筑施工是浙大建筑设计院操刀。
一楼还有个文创商店和小咖啡厅。

我来的时候正好在举办“莲开八方——犍陀罗艺术与亚洲文明展”。艺博馆四点半就停止入内了,五点闭馆,我正好是截止点之前进来。这个展览比较迷你,半小时正好能看完。


感觉早期的犍陀罗更接近真人。有的肌肉发达,有的卷发络腮胡,有的是大肚腩嘟嘟脸。

看完展览出门,发现马路对面是学军中学,传说中杭州父母最省心的娃的升学路径,从马路一边到另一边,不到50米。貌似浙大西溪校区对面也有个学军(120米)。


这里也有个码头:水上巴士杨家桥站。余杭塘河现在已经不行货船了。虽然对面就是蒋村地铁站,但如果正好是船点,坐船也别有一种江南水乡的韵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